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剑履山河——辛弃疾传奇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9673233
  • 作      者:
    张一帆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公元1207年,史弥远与杨皇后相勾结,假传圣旨杀害了韩侂胄,将人头献与金国,并向金国交纳战争赔偿三百万两,岁银每年增至三十万两,绢增至三十万匹,金宋由叔侄之国降为伯侄之国,恢复秦桧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史称“嘉定和议”。 同年,辛弃疾在江西铅山忧愤去世,终年六十八岁。他生前留下壮词悲歌六百八十余篇,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而辛弃疾忠勇爱国的精神和英雄气概,以功业自许、以气节自负的优秀品格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符离血战之后,铁柱再无消息,有人说他已经阵亡,有人说他率领幸存的飞虎军回到山东,加入了泰安天平义军……
展开
作者简介
张一帆,又名张帆,本名张盛碌,成都客家人。有工人、军人、警察等人生经历。曾任峨影·西南影视艺术中心纪录片部主任、编导、文化传媒总策划、艺术总监等职。现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航空摄影家协会、四川省文艺创作促进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金牛区作家协会、成都市成华区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发表有影视剧本、散文、小说、话剧、诗歌等多类作品,并有不少作品获奖在省市台、央视播出。长篇小说《剑履山河》是作者以原创影视文学剧本改编而成的又一力作。
作者交流电话:13540027847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系一部当代原创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南宋时期爱国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为主线,塑造了一个赤胆忠心、扶贫济弱、不畏权贵、才华横溢的人物形象。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在南宋曾辗转多地任职,始终不得施展抱负。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辛弃疾一生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小说以史实为基准,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语言流畅、情节曲折,兼具文学性和可读性。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历城离乱
邯郸通往济南的官道上,一匹枣红马四蹄生风,扬尘飞驰。马上一位六十开外的老人,身形魁伟,面容沧桑,却目光机敏而深邃。仲夏的风不时撩动他满头的银发,玄青色长衫也随风飞舞,在身后发出呼啦啦的声响,仿佛也在替他催马疾行。老人名叫辛赞,济南历城四凤闸人氏。十三年前,即公元一一二七年,宋国为收回被辽国长期占据的燕云十六州,联合崛起于北方的金国,灭了辽国。谁知金国不仅将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占为己有,还攻破宋国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走宋国太上皇宋徽宗赵佶和皇帝宋钦宗赵桓及后妃、朝臣,占领了山东、河北、河南大片土地,史称靖康之乱。从乱军中逃回的赵佶第九子康王赵构,由李纲、宗泽等老臣拥立为帝,国号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辛赞因家口拖累,未能南渡,滞留济南十三年,饱尝了亡国之痛、离乱之苦。听说岳飞正率岳家军在郾城一带与金兀术率领的金国大军激战,其次子辛文杰也在岳家军中却久无音讯,他便前往河南,希望能打听到儿子的消息。谁知刚赶到邯郸,得知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拐子马后,已班师回朝,他只好披星戴月、昼夜兼程返回济南。今天是孙子满一周岁的生辰,全家都盼着他早些赶回去,一是举行孙子的拈周之礼,二是要为孩子正式取下大名。辛氏一门历代以诗剑传家,极重礼数,如今添了孙子,辛氏根脉得以传承,作为一家之主,辛赞自然不肯耽搁,顾不得路途劳累,六百里路程仅用三日便赶回。
辛家大院内,辛赞的长子辛文郁乐呵呵地在炕席上摆上毫笔、木剑、铜钱、苹果等物。他的相貌身形极像父亲,体格魁梧,豪气十足。三十添丁,中年得子,让他心花怒放,喜形于色。妻子孙英将一个长得浓眉虎目的男孩抱到炕上,笑着叮嘱:“幼安,乖儿子,你今天满周岁,我们来抓周!”一边说一边把毫笔、铜钱和苹果送到儿子手边,“乖儿子,抓笔,抓笔读书做官;抓钱,抓钱不愁吃穿;抓苹果,一生平平安安。”
“你抓的不算,让儿子自己抓!”辛文郁将妻子的手挡住,将木剑推到儿子面前,“抓剑,乖儿子抓剑,抓剑将来好拜将封侯!”
“哎哟,朝廷又不是你开的,拜将封侯哪轮到咱家,还是好好读书,考个状元好光宗耀祖!”孙英清秀端庄的脸庞涨得通红,与丈夫争执起来。她出身书香门第,自然希望儿子饱读诗书,状元及第。
“灵空大师都说了,俺儿子是青兕化身,日后必成大器。”辛文郁为了说服妻子,搬出了灵空大师。这灵空大师是济南灵岩寺长老,主持寺中事务数十载,十愿九灵。孩子满月时,夫妻二人带着孩子上山烧香许愿,灵空当时一见这孩子,便连声称奇:“此子有青兕之相,日后必成大器!”此言辛文郁笃信不疑。
夫妻二人一文一武相持不下,却逗得小家伙咯咯直笑。随着一串爽朗的笑声,辛赞风尘仆仆地走进来:“抓周抓到什么了?呵呵,好乖孙,怎么还没动手呀?快抓,快抓剑,回头爷爷把辛家开天剑术传授给你!”
孩子露出两颗小门牙冲着爷爷笑了笑,伸出两只小手分别抓起木剑和毫笔不停地舞动。
辛文郁又惊又喜:“文武双全!”
辛赞兴奋异常:“俺辛家看样子真要出个能文能武的英才了,哈哈……”
辛文郁频频点头:“爹,该给孩子取大名了!”
孙英接口道:“我觉得就用幼安这个名字好,从小平平安安!”
“幼安这名字固然不错,这是你们做父母的一番心愿。不过……”辛赞神情凝重,沉吟少许,“生逢乱世,家陷逆境,谈何平安?国土分裂,苍生离乱,即便个人能平平安安,也不过苟活于世,做一个平平安安、心安理得的亡国奴罢了。应当给这孩子取个兴家复国的大名!”
辛文郁接口道:“兴家复国的大名?看来您老早就心中有数了。”
辛赞微微颔首:“就叫‘弃疾’如何?”
辛文郁一时未解:“弃疾!这名字怎么讲?”
孙英道:“这还不懂,去除疾病,一生平安。对吧,他爷爷?”
辛文郁见父亲笑而不答,便说道:“爹的意思哪会如此肤浅,其中定有深意!”
辛赞问道:“知道霍去病吗?”
辛文郁道:“知道知道,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常听爹说起他。”
P1-2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历城离乱
第二章 燕都情仇
第三章 泰山虎啸
第四章 中原豪剑
第五章 江南游子
第六章 滁州涅槃
第七章 潇湘风云
第八章 稼轩识愁
第九章 京口悲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