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冶萍与近代公司治理实践研究(1890-1925)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99340
  • 作      者:
    作者:左世元|责编:耿晓明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汉冶萍公司是洋务运动后期最重要的成果。在张之洞、盛宣怀等人的努力下,汉冶萍逐渐发展成为近代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钢铁煤联营企业。在存续的58年中,汉冶萍的发展道路曲折而艰辛,它的创立和发展一直为社会所关注,希望因此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结果却在日资的绞杀下最终沦为日本八幡制铁所原料供应的基地,汉冶萍因此成为公司治理失败的著名范例。汉冶萍的确是失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司治理不善是内因和决定性因素,但并不能因此而掩盖它曾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诸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更不能完全抹杀它在体制变迁、人事管理、机构整顿、资本筹集、外资利用、簿记改良、技术移植、产品销售等公司治理方面作出的探索与努力,留给后人虽然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其中亦不乏宝贵的经验。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环境中,以及西方公司治理思想在近代中国还不成熟的条件下,汉冶萍的每一次改革与每一步发展都将注定十分艰难,因此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全面辩证探讨汉冶萍的公司治理思想与实践是本著的主旨之所在。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汉冶萍公司体制变化与权力变迁
第一节 体制与权力的变迁概述
一 官办时期
二 官督商办时期
三 完全商办时期
第二节 盛宣怀由短暂失势到重新掌权
一 汉冶萍公司机构改组
二 盛宣怀幕后推动汉冶萍公司“国有”案
三 孙宝琦协助盛宣怀重新掌握轮船招商局和汉冶萍公司的权力
四 叶景葵被迫辞去经理职
五 盛宣怀推动汉冶萍“官商合办”
第三节 孙宝琦与汉冶萍机构改革
一 孙宝琦出任公司董事会长
二 孙宝琦与汉冶萍机构改革
第二章 汉冶萍人事管理与机构整顿
第一节 管理层、技术人员、工人的聘用与管理
一 汉冶萍公司管理层
二 技术人员
三 工人群体
第二节 洋总管的更替与洋匠的管理
一 洋总管德培的去留
二 堪纳第继任铁厂总管
三 铁厂对洋匠的认知与管理
第三节 汉冶萍的整顿与改革
一 郑观应对铁厂问题的认识与整顿
二 1925年高木陆郎的改革方案
第三章 国内资本市场的孱弱与日债的控制
第一节 汉冶萍厂矿筹资状况
一 清末民初工矿业筹资的社会环境
二 汉冶萍公司的资本筹措
第二节 日债对汉冶萍公司的控制
一 辛亥革命前日债在汉冶萍公司影响力持续加强
二 辛亥革命后日债实现对汉冶萍公司的控制
第四章 账务处理与簿记改良
第一节 汉冶萍账务处理
一 账务处理方式的演变
二 主要会计业务
第二节 簿记改良与稽查制度
一 簿记改良的缘起与筹备
二 《改良簿记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三 会计所的成立及其内部组织变迁
四 会计所各股的职责规定
五 查账员与稽查制度的建立
第五章 西方钢铁技术的移植
第一节 煤炭钢铁技术的引入
一 汉阳铁厂创办前中国钢铁煤炭工业发展状况
二 煤炭钢铁技术的引入
第二节 技术自主权的得失
第六章 政府、关系网、市场与产品销售
第一节 铁矿石销售
一 《煤铁互售合同》与大冶铁矿石输日的开始
二 日本对大冶铁矿石的掠夺
第二节 煤焦销售
一 萍乡煤矿的开发与煤焦销售
二 萍乡煤矿煤焦滞销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钢铁产品销售
一 晚清时期钢铁产品的销售
二 民国时期钢铁产品的销售
三 专门促销与营销机构的设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