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背景
1.2 应急逃生重要性的体现
1.3 应急逃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2 应急逃生与疏散的概念
2.1 应急逃生的概念
2.2 应急疏散的概念
2.3 应急逃生与应急疏散的关联和区别
2.4 应急逃生相关案例
2.5 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的判断标准
2.5.1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
2.5.2 必需安全疏散时间
参者文献
3 应急逃生与公共安全
3.1 应急逃生与火灾
3.1.1 火灾特点
3.1.2 火灾危害
3.1.3 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
3.1.4 逃生失败原因分析
3.2 应急逃生与地震
3.2.1 地震特点
3.2.2 地震危害
3.2.3 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
3.2.4 逃生失败原因分析
3.3 应急逃生与洪水
3.3.1 洪水特点
3.3.2 洪水危害
3.3.3 心理分析
3.3.4 逃生失败原因分析
3.4 应急逃生与公共卫生
3.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3.4.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
3.4.3 心理分析
3.4.4 逃生失败原因分析
3.5 应急逃生与恐怖袭击
3.5.1 恐怖袭击特点
3.5.2 恐怖袭击危害
3.5.3 心理分析
3.5.4 逃生失败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4 应急逃生研究现状
4.1 火灾应急逃生研究现状
4.1.1 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
4.1.2 火灾逃生路径
4.1.3 火灾疏散系统
4.2 地震灾害应急逃生研究现状
4.2.1 地震预警
4.2.2 地震疏散
4.2.3 地震疏散演练
4.3 洪水灾害应急逃生研究现状
4.3.1 洪水预报
4.3.2 防洪疏散
4.4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逃生研究现状
4.4.1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扩散
4.4.2 泄漏事故的疏散
4.5 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逃生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5 应急逃生法律、标准体系
5.1 应急逃生法律
5.1.1 我国应急逃生法律
5.1.2 国外应急逃生法律
5.2 应急逃生标准规范
5.2.1 我国应急逃生标准规范
5.2.2 国外应急逃生标准规范
6 应急研究的理论基础
6.1 火灾人员疏散行为及心理特征
6.1.1 行为
6.1.2 心理
6.1.3 影响人员疏散行为与时间的因素
6.2 疏散模型
6.2.1 蚁群算法模型
6.2.2 流体力学模型
6.2.3 社会力模型
6.2.4 元胞自动机模型
6.2.5 势能场模型
6.2.6 磁场力模型
6.2.7 成本—效益模型
6.3 疏散模拟技术
6.3.1 STEPS
6.3.2 FDS+Evac
6.3.3 Buildinq Exodus
6.3.4 Simulex
6.3.5 Evacnet
6.3.6 Pathfinder
6.4 疏散实验和模拟结果对比
6.4.1 某学校特定楼梯区域人员疏散实验和模拟结果对比
6.4.2 北京市某地铁站疏散实验和模拟结果对比
参考文献
7 应急逃生技术及主要装备
7.1 应急逃生技术
7.1.1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
7.1.2 公共应急广播系统
7.1.3 国家应急广播体系
7.1.4 应急通信系统
7.1.5 应急电源监控系统
7.1.6 人员定位系统
7.1.7 物联网平台技术
7.1.8 安消一体化
7.2 应急逃生主要装备
7.2.1 缓降器
7.2.2 逃生梯
7.2.3 逃生滑道
7.2.4 逃生绳
7.2.5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参考文献
8 应急逃生技术应用及示范工程
8.1 地下空间
8.1.1 综合管廊
8.1.2 地铁
8.1.3 停车场
8.1.4 人防工程
8.2 交通枢纽
8.2.1 火车站
8.2.2 机场
8.2.3 其他交通枢纽
8.3 文博及古建筑物
8.4 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
8.5 九小场所
8.6 大型商业综合体
8.7 物流仓储中心
参考文献
9 应急逃生行业前景及需求分析
9.1 市场规模分析
9.2 经济效益分析
9.3 社会效益分析
9.4 应急逃生技术发展前景
9.4.1 警示阶段
9.4.2 疏散逃生阶段
9.4.3 救援阶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