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研究报告
第1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析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1.1 生态文明的定义
1.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1.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经典论述
1.2.2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1.2.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态思想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1.3.1 可持续
1.3.2 循环经济理论
1.3.3 生态承载力理论
1.3.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1.4 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框架
1.4.1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绿色发展观
1.4.2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1.4.3 “发展要看环境指标”的生态政绩观
1.4.4 “用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
1.4.5 “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和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的共同治理观
第2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与湖南实践
2.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实践
2.1.1 起步探索阶段(1949-1978年)
2.1.2 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阶段(1978-1992年)
2.1.3 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确立阶段(1992-2002年)
2.1.4 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阶段(2002-2012年)
2.1.5 生态文明建设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
2.2 中央有关部门的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建设
2.2.1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2.2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县)
2.2.3 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2.2.4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2.5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
2.2.6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2.3 生态文明思想的湖南实践
2.3.1 践行绿色发展观,将建立绿色产业体系作为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突破口
2.3.2 践行基本民生观,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惠民的着力点
2.3.3 践行生态政绩观,将绿色考评作为政府生态建设积极作为的指挥棒
2.3.4 践行严密法治观,将建章立制作为生态建设有序的基准线
2.3.5 践行多元治理观,将全社会参与作为生态治理稳定的压舱石
第3章 湖南省生态强省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研究
3.1 区域概况
3.2 湖南省生态强省建设成效
3.2.1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繁花满枝
3.2.2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3.2.3 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硕果累累
3.2.4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建立
3.2.5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深入推进
3.3 湖南省生态强省建设面临的挑战
3.3.1 生态强省建设缺乏纲领性文件引导
3.3.2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效不稳固
3.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待完善
3.4 湖南省生态强省建设对策建议
3.4.1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地方立法,高位推进生态强省建设
3.4.2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做好生态强省细胞工程
3.4.3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3.4.4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生活
第4章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实践与探索
4.1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践成效
4.1.1 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4.1.2 示范创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4.2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省级层面尚未立法统筹推进
4.2.2 创建规划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4.2.3 示范创建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4.2.4 示范创建层次不高氛围不浓
4.3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对策探索
4.3.1 加快推进地方立法,高位谋划示范创建工作
4.3.2 强化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全民参与创建热情
4.3.3 规范创建过程管理,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第5章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典型模式
5.1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回顾分析
5.1.1 发展历程与政策实践
5.1.2 工作成效与管理制度
5.2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典型模式
5.2.1 制度引领型
5.2.2 绿色驱动型
5.2.3 生态友好型
5.2.4 文化延伸型
5.3 结语
第6章 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分析与探讨
6.1 指标体系分析
6.2 建设指标合理性探究
6.2.1 部分指标解释有待完善
6.2.2 部分指标标准设置偏低
6.2.3 部分领域指标设置偏少
6.2.4 部分指标考核要求有待完善
6.3 结语
第二部分 案例报告
案例报告一 盈江华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探索实践
一、江华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二、江华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启示
案例报告二 武陵源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探索实践
一、武陵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二、武陵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启示
案例报告三 望城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探索实践
一、望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二、望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启示
案例报告四 零陵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探索实践
一、零陵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二、零陵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启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