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快速奋进
1.嫦娥四号发射前后心路记
2.嫦娥五号完美无缺,绕、落、回三步圆满收官
3.真正的、第一次行星探测——天问一号与祝融号
4.更高,更远,攀登新高峰
5.书写航天辉煌,总结、传播中国航天
6.放眼未来战略前移提前布局与研究
二、伟大的日子巨大的荣誉无穷的动力
1.“最美奋斗者”
2.“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3.光荣出席2021年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
4.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5.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
三、教书育人甘当人梯培养人才
1.当一个合格的“学院院长”
2.育人不仅仅在学校
3.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
附录
附一:《序》之集
《月球和火星遥感制图与探测车导航定位》
《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方法》
《航天器电性能测试技术》
《载人月球基地工程》
《航天器着陆缓冲机构》
《空间电子仪器单粒子效应防护技术》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揭秘》
《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技术》
《问天科学》
《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丛书》(共23册)
《太阳系无人探测历程第一卷:黄金时代(1957-1982年)》
《太阳系无人探测历程第二卷:停滞与复兴(1983-1996年)》
《太阳系无人探测历程第三卷:礼赞与哀悼(1997-2003年)》
《太阳系无人探测历程第四卷:摩登时代(2004-2013年)》
《空间科学概论》
《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丛书》(外文版)
《Transactions of NUAA》期刊“空天智能”专刊
《揭秘火星》
附二:关于开展小天体探测的建议
1前期研究概述
2小行星探测意义
3小行星探测技术挑战
4小行星探测规划建议
5后续建议
6结束语
附三:小行星操控和地外天体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研究及发展策略建议
1前言
2概念与内涵
3调研概况
4地外天体资源利用必要性分析
5地外天体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6地外天体ISRU技术体系分析
7小行星操控场景与技术途径分析
8发展策略建议
附四:AI技术及其在航天技术中的应用
一、前言
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四、深空探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内涵
五、深空探测任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需求分析
六、发展建议
附五:如何结合硬科技讲好航天科普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3国内外航天科普现状分析
4我国航天科普的发展建议和措施研究
附六:相关报道(部分)
记叶培建院士二三事
《叶培建“嫦娥一号”与四大精神》
“向着璀璨星空不断前行”
向着璀璨星空不断前行——半个多世纪深耕太空探测的叶培建
75岁“人民科学家”叶培建——“工作和生活依旧饱满”
(讲述·一辈子一件事)三次“没有选择的选择”,两次“反对”
一生坚守——叶培建:将探索精神高悬广袤星空
学习叶培建院士事迹有感
“叶培建星”命名仪式暨小行星探测学术报告会在院举行
两代“嫦娥”人握手照网络刷屏——总顾问叶培建
严苛背后的柔情一面
叶培建:“嫦娥之父”步履不停
前行万里路,归来赤子心——叶培建院士家乡行纪事
永不言弃——听叶培建院士报告有感
他——眼眸里的叶培建院士
不忘初心奋勇前行——叶培建院士参加建党95周年
主题音乐会、庆祝大会活动访谈
附七:发表的文章(选录)
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的发言
在“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活动”上的致辞——兼记活动
开拓深空探测新领域(开卷知新)
忆三叔——一位关心家乡,对家人充满爱心的人
我母亲的十年军旅生活(1946-1956)
偶然、也是必然——向渡海先锋营的烈士们致敬
怀念刘锡文叔叔——纪念黄桥决战80周年和刘叔叔诞辰100周年
我与《印象泰兴》
湖州·20军·60师·178团
二零二零不平凡
我的三位推荐人
我的第一套房子——忆屠先生
附八:荣誉/奖励、科普报告、科技论文一览
荣誉/获奖情况
关于科普报告和部分综述类报告情况
2003年评选院士时的论文选目录
2003年11月当选中科院院士后发表的著作、论文及报告目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