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岩画的原始信仰及其审美生成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97131
  • 作      者:
    作者:朱媛|责编:郭晓鸿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目前对中国岩画图像创作生成的研究集中于两点。一方面是对岩画的信仰解读。此类研究以巫术、祭神为中心,从原始人的信仰维度阐释岩画的意义。学者们将原始人看作是认识论视野中的功利性人,以清醒的因果关系论证原始人的创作方式。另一方面是岩画的艺术解读。学者们从艺术的角度论述了岩画的艺术特质、形式特征。本书首次综合信仰与审美两领域,论述这两个领域在制造岩画图像时发生的差异及互相牵制关系。本书依据原始人掌握世界的方法与目的,将岩画创作群的信仰分为符咒、牲祭、崇拜三种类型进行论述,既区分了它与后世信仰的不同,也分析了原始信仰三阶段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岩画图像表达的审美生成,并将岩画与其他文献、器物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察了原始审美活动的特征。
展开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中国”与“原始”
二 中国岩画的断代
三 图像的起源
第一章 中国岩画意蕴研究的两极走向
第一节 艺术解读中的争执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多意解读
第三节 三种原始崇拜形式
第二章 中国岩画的信仰意蕴
第一节 符咒
一 符咒的功能
二 肖像符咒
三 抽象符咒
第二节 牲祭
一 交换与通神
二 四种功用
第三节 偶像崇拜
一 原始崇拜
二 人物神
三 动物神
第三章 中国岩画的符咒意义与审美体验
第一节 仿生写实
一 想象性的缺失
二 类的摹写
第二节 变形
一 几何式抽象
二 指事
三 局部突出
第三节 线与块面
一 勾勒与通凿
二 两地差异
第四章 中国岩画的牲祭意义与审美体验
第一节 由祭入礼
一 巫与祭祀
二 祭祀与礼
第二节 仪式性特征
一 蹲踞式图像
二 纹饰与器物
第三节 原始崇高
一 为他情怀
二 自我牺牲
第四节 想象的生成
一 祭祀与想象
二 人面想象
第五章 中国岩画的偶像崇拜意义与审美体验
第一节 以大为美
一 形体之大
二 对比之大
第二节 由拜物到拜人
一 人格显现
二 本体肖像
第六章 中国岩画的三重创作心理
第一节 题材选择倾向
一 题材选择
二 题材成因
第二节 艺术中的选择
一 环境
二 用色
三 空间组合
四 程式化倾向
五 最大轮廓化原则
六 尚圆
第三节 偶然性创作机缘
一 形式的机遇
二 信仰的偶然
三 阐述的偶然
第七章 中国岩画图像建构的意蕴张力
第一节 多种起源观
一 艺术的起源
二 心理机制的起源
第二节 多神信仰
一 多神与感物说
二 众神的差异
第三节 情感倾向
一 多元性
二 取甜舍苦的审美倾向
三 明朗质朴
第四节 悖论
一 功利性与崇高性的悖论
二 杀戮与贵生的并重
三 实用与形式的张力
四 粗浅与希望的并存
总论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