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篇中,收集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和《主场外交建设良好国家形象》两篇文章。构建中国周边利益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做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体现。本书主编郭兵云参与撰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一文,主要分析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领域的举措和成效。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进一步上升,中国的国际责任意识也“水涨船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既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与邻国共同构建周边利益共同体。
2013年以来,中国举办了多场产生重要影响的主场外交。中国充分利用主场外交优势,阐述了中国梦、亚太梦、亚洲安全观、新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中国理念,展示了中国形象和魅力,在周边国家中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为构建中国周边利益共同体提供了新平台,注入了新动力,丰富了新内涵。《主场外交建设良好国家形象》一文,主要归纳了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在构建中国国家形象方面已经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近邻篇中,收集了余珍艳博士的《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面临的挑战》《印尼华侨华人对中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认知》和曹帅英博士的《经济数据库建设现状与未来展望》三篇文章。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密切经济关系无法完全阻止各国之间矛盾的升级、冲突的发生,却能一定程度上延缓矛盾的升级、冲突的发生。换言之,在国际关系中,足够密切的经济联系能在两国关系中起到一定的“兜底”作用。这种“兜底”作用,突出表现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如2005年以来“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2012年以来竞争性不断上升的中美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既可以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也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稳定起到“兜底”作用。上述三篇文章从近邻印尼、经济数据库等视角分析了中国与近邻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在远邻篇中,收集了王然博士的《新时代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劳务合作》、鲁鹏博士的《新时代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经济合作:动力与影响》和张涛的《中国与白俄罗斯人文交流:历程、成就与特点》三篇文章。这些国家虽然不是中国地理意义上的邻国,但在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均与中国联系密切。以白俄罗斯为例,中国与中东欧16+1的对话机制中,白俄罗斯扮演了最特殊的角色,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典范,它属于广义上的周边国家。中国在白俄罗斯建成了中国在东南欧国家中最大的工业园区。中白密切的经济关系必然需要相应的人文交流作为支撑。两国只有加强人文交流,才能培养足够多能胜任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人才。此外,两国间的人文交流也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两国关系的发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