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本土特色与转型发展)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96653
  • 作      者:
    作者:张华峰|责编:周晓慧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扎根中国情境,建构了兼具本土特色和国际共通性的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概念,将其内涵概括为“学思用结合”的认知策略、“内圣外王”式的学习动机和“敬师乐群”的校园互动,并借助全国性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对扩展本土学生学习与发展理论具有启示意义。但是中国大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表现也存在不足,尚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要超越在既有内涵框架内部进行精致化发展的传统思路,将其扩展到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和创新上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型升级。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主体性学习的转型发展主要面临本土社会规范、教师教学和个体因素的共同影响。尽管本土社会规范具有内隐性和不易改变的特征,但可以从教学实践入手探讨更具操作意义的变革。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扎根本土理解中国大学生的学习
第一节 主体性学习: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时代指征
一 从“主体地位”向“主体性学习”深化
二 “中国学习者悖论”现象引发的思考
三 扎根中国本土情境理解主体性学习
第二节 新时代背景下的研究问题和意义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主体性学习:丰富且有待深化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 主体性学习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 国内学界的初步认识
二 西方相关概念的分析
第二节 主体性学习特点的相关研究
一 有待改进:国内学界的主流认知
二 蕴含特色:国际学界的评价转换
第三节 主体性学习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一 教育理念和管理
二 课程与教学方式
三 学校资源和活动
四 个人背景和特质
第三章 主体性学习的理论透视和分析框架
第一节 哲学视角的主体性
一 主体性的概念演进
二 功能和关系范畴
第二节 心理学视角的自我主导性
一 自我主导性的内涵
二 三个维度及发展特点
第三节 中国学习者的解释框架
一 中国古代治学过程的结构
二 “美德取向”的学习模式
三 变革背景下的中国教与学框架
第四节 大学影响力模型
一 综合变化评定模型
二 本科生社会化理论
三 学习投入理论
第五节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分析框架
一 已有理论的启示
二 概念分析框架
三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第四章 问题导向的混合研究设计
第一节 三层次概念建构
一 基本层次和第二层次
二 第三层次:文献和访谈的对话
第二节 量化为主:主体性学习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 对特点的定量分析
二 质性访谈辅助解释
第三节 质、量并行:主体性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质性探索影响因素
二 定量确证影响大小
第五章 本土与国际: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概念建构
第一节 主体性学习的四个属性
一 反映学生群体性的学习样态
二 是一个多元互动的学习过程
三 以学生的“主体感”为支撑
四 受到文化情境的影响和塑造
第二节 主体性学习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主体性学习的情境内涵
一 “学思用结合”的认知策略
二 “内圣外王”式的学习动机
三 “敬师乐群”的校园人际互动
第六章 传统与现代: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特点分析
第一节 数据准备:测量指标和计量模型
一 指标建构和信效度检验
二 计量模型
第二节 主体性认知策略的表现和特点
一 课堂接受表现较好,课外接受较为随意
二 深层思考总体较好,“关联性思考”一般
三 课内作业从多转难,课外实践参与积极
四 不同策略共推学习,深层思考作用更大
第三节 主体性学习动机的表现和特点
一 学习动力水平高,表现类型多样化
二 立足自我发展,兼顾他人与社会需要
三 两类动机共助学习,个体生发作用更大
第四节 主体性人际互动的表现和特点
一 两种校园互动模式得到一定的验证
二 敬而远之:生师互动水平不高
三 互动内容重学业、轻人生发展
第七章 避免内卷化: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转型升级
第一节 模式转型:改进主体性学习的应有之义
一 内卷化的学习模式难以为继
二 模式转型升级才是应有之义
第二节 打破沉默:转型升级的一个切入口
一 课堂沉默意味着什么
二 打破沉默与创新素质发展
第三节 案例分析:课堂主动表达的影响因素
一 什么导致了课堂沉默
二 质性分析:脸面、个体和教学
三 定量分析:关系、教学和学习
四 影响因素的整合和改进建议
第四节 基于案例分析大学生主体性学习转型
一 学生学习模式转型已经取得共识
二 以教学改革推动主体性学习转型
第八章 特色与转型: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发展之道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两个侧面
第二节 文化和时代共同塑造的本土学习特色
一 建构本土概念的意义
二 本土文化的支撑
三 时代特征的影响
第三节 注重“化西”和由教师主导的学生学习转型
一 转型的复杂性和可行性
二 从“西化”到“化西”
三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四节 研究待续
一 探索提炼中国学生学习特色的方法
二 系统分析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举措
三 对中国学生内部差异性特征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访谈提纲
附录B 大学生课堂主动表达的访谈提纲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