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扎根中国情境,建构了兼具本土特色和国际共通性的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概念,将其内涵概括为“学思用结合”的认知策略、“内圣外王”式的学习动机和“敬师乐群”的校园互动,并借助全国性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对扩展本土学生学习与发展理论具有启示意义。但是中国大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表现也存在不足,尚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要超越在既有内涵框架内部进行精致化发展的传统思路,将其扩展到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和创新上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型升级。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主体性学习的转型发展主要面临本土社会规范、教师教学和个体因素的共同影响。尽管本土社会规范具有内隐性和不易改变的特征,但可以从教学实践入手探讨更具操作意义的变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