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影视文学史(精)/中国分类文学史
0.00     定价 ¥ 13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4078818
  • 作      者:
    作者:张金尧//卞芸璐|责编:孙宇|总主编:张炯//郎樱//仲呈祥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电影卷,下编为电视剧卷。全书采用以历史分期的划定为框架、以典型作品为核心的体例,坚持美学的、历史的评价标准,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析清影视文学发展之历程。通过本书,我们希望打开一个考察影视艺术的新角度,亦为文学研究拓展一个新的领域。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编·电影卷
导言
第一章 早期中国电影(1905—193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早期电影的开创
一、中国早期电影的雏形:《定军山》
二、郑正秋与张石川的早期创作:《难夫难妻》《劳工之爱情》《孤儿救祖记》
三、史东山的唯美艺术观:《杨花恨》《儿孙福》《王氏四侠》
四、受左翼影响之前的孙瑜作品:《故都春梦》《野草闲花》《野玫瑰》
第三节 由《火烧红莲寺》引发的“武侠神怪”热浪
第四节 从无声到有声:《歌女红牡丹》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1932—193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革命现实主义的写实倾向:《狂流》《春蚕》
第三节 女性的呐喊:《姊妹花》《新女性》《神女》
第四节 “影戏”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渔光曲》《十字街头》《马路天使》
第五节 浪漫精神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桃李劫》《小玩意》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电影(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
一、走在国统区文化抗战的前沿:《八百壮士》《中华儿女》
二、战斗精神与思想艺术的完美结合:《孔夫子》《孤岛天堂》
三、根据地纪录电影的繁荣:《四万万人民》《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电影的发展
一、应运而生的史诗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
二、述市民日常之苦难:《哀乐中年》《万家灯火》
三、都市喜剧的繁荣:《乌鸦与麻雀》《假凤虚凰》《太太万岁》
四、中国现代主义电影开山之作:《小城之春》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电影(1949.10—1966.4)
第一节 概述
一、革命战争影片为主流
二、文学改编发轫银幕
三、题材多元化
四、多样美学风格的探索
五、政治氛围逐渐紧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探索
一、真实朴素的战争史诗:《南征北战》
二、历史变迁的诗性表达:《我这一辈子》
三、关于《武训传》《关连长》的批判及其反思
第三节 “一五”时期的电影
一、革命战争作品主导银幕:《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柳堡的故事》
二、文学名著改编电影发轫大银幕:《祝福》《家》
第四节 “大跃进”与中国电影的真实跃进
一、从小说到电影的诗化改编:《林家铺子》
二、质朴清新的现实喜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三、少数民族题材与音乐歌舞片的巧妙融合: 《五朵金花》《刘三姐》
四、水墨动画的诞生:《小蝌蚪找妈妈》
第五节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中国电影
一、现实题材喜剧的难得佳作:《李双双》
二、从《二月》到《早春二月》
三、“十七年”黑白影片高峰之作:《农奴》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5一1976.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样板戏”的艺术样板
第三节 “三突出”创作原则
第四节 “样板戏”对“百花齐放”的背离
第六章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10一198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谢晋电影之思:《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
第三节 多样民族文化形态的反思与艺术探索
……
下编·电视剧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