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
(一)市民社会:构建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
(二)人类解放:超越市民社会的独特主题
(三)三大形态:反观人类解放的普照之光
二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
(一)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的旨趣”
(三)人类解放理论实现方式的苏联模式及其深刻教训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人类解放新途径的探寻
三 马克思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的批判性重构
(一)启蒙理性兴起的双重考察
(二)启蒙理性的光亮与阴影
(三)启蒙理性的蜕变与现代性危机的产生
(四)启蒙理性的后现代境遇
(五)马克思的启蒙理性批判路径
四 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中的劳动正义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中劳动正义的层级结构
(二)马克思对劳动“非正义性”的前提批判与历史解构
(三)劳动关系悖论的求解与劳动正义的实现
(四)劳动生产形态的转变与劳动正义问题的重置
五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前提
(二)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核心问题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边界
(四)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意义
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立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指向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效应
七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境界
(一)世界历史的转变与历史观的生成性变革
(二)规律性认识与创造性实践的方法论融合
(三)体系意识与形态构建相互推进的世界观
(四)哲学使命与哲学意义融会贯通的时代价值
附录一 The Course of Human Emancip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Forms
附录二 Enlightenment Reason and Modernity:Marx’s Critical Reconstruction
附录三 笔者学术成果要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