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建筑木结构材质状况的评估及修缮设计--以丹霞寺为例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399762
  • 作      者:
    作者:杨燕//李斌//王巍|责编:邢涛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全书共分8章,在对古建筑相关基础知识作必要介绍的基础上,以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千年古刹丹霞寺古建筑主轴线上五个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玉佛殿以及天然祖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法式勘查、宏观残损情况勘查、劣化木构件树种的鉴定以及劣化木构件材质的解剖构造及化学成分的降解等内容的研究,获取了丹霞寺古建筑的形制特点、残损现状、木构件的用材特征、出现残损的外在和内在原因,以及木构件材质劣化程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的古建筑修缮方案,为后续丹霞寺等古建筑的修缮施工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兼具理论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历史建筑保护的科技工作者、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学习和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基础知识
1.1 我国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及特点
1.1.1 我国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
1.1.1.1 硬山式
1.1.1.2 悬山式
1.1.1.3 庑殿式
1.1.1.4 歇山式
1.1.1.5 攒尖式
1.1.2 我国古建筑的特点
1.1.2.1 完整的木构架体系
1.1.2.2 多样化的群体布局
1.1.2.3 木结构优越的防震、抗震性能
1.1.2.4 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
1.2 木材的宏观构造特征及性质
1.2.1 木材的宏观构造特征
1.2.1.1 边材与心材
1.2.1.2 生长轮
1.2.1.3 早材与晚材
1.2.1.4 管孔
1.2.1.5 木射线
1.2.1.6 轴向薄壁组织
1.2.1.7 胞间道
1.2.2 木材的化学性质
1.2.2.1 纤维素
1.2.2.2 半纤维素
1.2.2.3 木质素
1.2.3 木材的物理性质
1.2.3.1 木材的密度
1.2.3.2 木材中的水分
1.2.3.3 木材的干缩湿胀现象
1.2.4 木材的力学性质
1.2.4.1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1.2.4.2 木材的黏弹性
1.2.4.3 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1.3 木材的生物损害
1.3.1 木材的微生物损害
1.3.1.1 木材真菌腐朽的产生条件
1.3.1.2 木材真菌腐朽的类型
1.3.1.3 真菌腐朽对木材强度的影响
1.3.1.4 木材的霉菌损害
1.3.2 木材的昆虫损害
1.3.2.1 白蚁类
1.3.2.2 木粉蠹虫类
1.3.3 腐朽和虫蛀等级的判定
1.4 古建筑木结构材质状况勘查评估
1.4.1 勘查评估应遵循的相关规定
1.4.2 古建筑残损情况勘查的内容
1.4.3 古建筑可靠性鉴定
1.5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技术
1.5.1 立柱的维修技术
1.5.1.1 开裂加固
1.5.1.2 表面局部腐朽——挖补法
1.5.1.3 柱根腐朽严重——墩接法
1.5.1.4 柱子腐朽中空——灌浆加固
1.5.1.5 柱子全部严重腐朽时的处理
1.5.2 木梁枋的维修技术
1.5.2.1 梁枋弯垂的维修
1.5.2.2 梁枋干缩裂缝的维修
1.5.2.3 梁枋腐朽的维修
1.5.2.4 梁枋脱榫的维修
1.5.2.5 承椽枋的侧向变形和椽尾翘起的维修
1.5.2.6 角梁梁头下垂和腐朽、梁尾翘起和劈裂的维修
1.5.2.7 构件滚动的处理
1.5.3 木构架整体的维修技术
1.5.3.1 落架大修
1.5.3.2 打牮拨正
1.5.3.3 修整加固
1.5.4 斗拱的维修技术
1.5.4.1 斗的维修
1.5.4.2 拱的维修
1.5.4.3 昂的维修
1.5.4.4 正心枋、外拽枋、挑屋檐枋等的维修
第2章 丹霞寺古建筑研究背景
2.1 丹霞寺古建筑概述
2.1.1 丹霞寺简介
2.1.2 周边环境现状
2.1.3 地质地貌
2.1.4 气候环境
2.1.5 自然资源
2.2 丹霞寺历史沿革
2.3 丹霞寺的价值评估
2.3.1 历史价值
2.3.2 科学价值
2.3.3 艺术价值
2.3.4 文化价值
2.3.5 社会价值
2.4 丹霞寺古建筑所面临的保护问题
2.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6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3章 丹霞寺古建筑法式勘查
3.1 法式勘查对象和使用到的工具
3.1.1 法式勘查对象
3.1.2 法式勘查用到的工具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天王殿建筑法式勘查结果
3.2.1.1 时代特征
3.2.1.2 结构特征
3.2.1.3 构造特征
3.2.2 大雄宝殿建筑法式勘查结果
3.2.2.1 时代特征
3.2.2.2 结构特征
3.2.2.3 构造特征
3.2.3 毗卢殿建筑法式勘查结果
3.2.3.1 时代特征
3.2.3.2 结构特征
3.2.3.3 构造特征
3.2.4 玉佛殿建筑法式勘查结果
3.2.4.1 时代特征
3.2.4.2 结构特征
3.2.4.3 构造特征
3.2.5 天然祖堂建筑法式勘查结果
3.2.5.1 时代特征
3.2.5.2 结构特征
3.2.5.3 构造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丹霞寺古建筑残损情况的勘查
4.1 残损勘查的对象及残损点的界定
4.1.1 残损勘查的对象
4.1.2 残损点的界定
4.2 残损情况勘查的结果与分析
4.2.1 天王殿残损情况的勘查
4.2.2 大雄宝殿残损情况的勘查
4.2.3 毗卢殿残损情况的勘查
4.2.4 玉佛殿残损情况的勘查
4.2.5 天然祖堂残损情况的勘查
4.2.5.1 天然祖堂——前厅(祖师殿)残损情况的勘查
4.2.5.2 天然祖堂——后殿残损情况的勘查
4.2.5.3 天然祖堂——耳房残损情况的勘查
4.3 残损的外部原因
4.3.1 不当修缮
4.3.1.1 现代水泥材料的不正确使用
4.3.1.2 不正确地添加辅助木构件或添加形制不同的构件
4.3.2 人为破坏
4.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