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保卫社会(社会公正与我们的未来全新修订版)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8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3103834
  • 作      者:
    作者:郑永年|责编:吴玲霞//潘海林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十多年来,郑永年教授持续呼吁“保卫社会”,建议调整政策思路,进行以社会改革为主的整体性改革,做大做强社会,保护人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为未来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本书即是作者持续观察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成果,聚焦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从GDP主义、中产阶层、社会公平正义、社会道德和思想等方面来解释当代社会问题的由来,也从房地产、教育、“三农”和土地等社会领域的制度与政策演变来分析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在解释的基础上再探讨如何保卫和重建中国社会的问题。 当前,追求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中国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我们更需要把“保卫社会”放在重要位置,尽最大努力进行社会政策的改革和创新,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从GDP主义到保护社会
好的发展还要求“共同致富”
不能任资本权力挑战中国社会
GDP主义与社会道德体系的解体
破除GDP主义迷思
经济发展不能让老百姓有被掠夺感
贫困国情与改革再出发
中国建设内需社会需要做什么
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第二部分 中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秩序
“小康社会”和中共的“中产阶级”观
社会稳定需要大力扶持中间力量
中国财富去哪儿了
谁“偷”走了中国的中产阶级
知识和财富的“退出”潮说明了什么
政府官员为何缺乏社会改革动力
中国改革政策的困局
第三部分 收入分配和社会正义
收入不平等是革命的前奏
中国的公平经济学
为什么中国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
中国社会的利益博弈要求社会正义
必须限制特权
社会如何才能变得更公平一些
提高劳动者收入与中国的未来
第四部分 房地产与社会改革
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
“圈房运动”弱化执政党社会基础
房地产改革当是中国社会建设大工程
中国需要实现房地产的彻底转型
房地产改革的下一步
房地产与中国社会命运
第五部分 教育改革和中国人才培养困局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败笔
教育改制面临制度制约
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及其后果
教育部门的GDP主义及其后果
改变“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局面
官僚化教育评审制度的恶果
商业化模式与教育的异化
第六部分 土地、农村和农民工
土地流转制度与中国政治社会的改革
资本虎视土地如何确保赋权农民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
农民工问题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秩序建设的核心问题
中国城市化要避免怎样的陷阱
中国的城市改革和城乡统筹
中国农村的贫困与治理
第七部分 社会思想与道德危机
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文化的崛起
谁应对年青一代的权钱膜拜负责
为什么一个道德国度面临道德解体危机
道德解体的根源
如何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中国应当进行人本主义教育运动
文化中产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第八部分 社会矛盾、冲突与暴力
“堰塞湖现象”与社会抗议
社会抗议运动:西方与中国
对社会冲突要有清醒的认识
解决权、钱、民冲突刻不容缓
社会基层无政府状态令人担忧
暴力蔓延的社会起源
当代社会暴力的制度基础
第九部分 如何保护和重建社会
国家发展权如何转化为社会民生权
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强政府、强社会当是社会管理的方向
如何建设中国大社会
改革传统“官民”关系
如何重建中国社会信任
重建社会对司法的信任
中国需要建设一种安静的文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