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据分析通识
0.00     定价 ¥ 79.9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7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5544452
  • 作      者:
    作者:途索|责编:张涛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务实的数据分析科学技术、精彩的实际业务案例,很好地满足了从业者的实际需求;本书是作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将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案例进行脱敏抽象,置于本书的每章之中,从而形成的一本把数据分析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业务的数据分析类图书。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处理的抽象流程、数据系统的有机组成、数据获取、探索性数据分析、目的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特征工程、模型、结果评价、数据应用等。 本书介绍了数据分析科学的许多方面,不但适合业务分析人员和数据分析与建模从业者学习,还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用书,以及相关培训学校的教材。
展开
目录
第0章 技术与业务
0.1 一个场景
0.2 什么是业务
0.3 技术与业务的分工
0.4 数据分析工作者的定位
第1章 数据处理的抽象流程与数据系统的有机组成
1.1 数据与大数据
1.2 数据驱动的系统
1.3 数据处理的一般环节
1.4 数据的服务对象
1.5 与数据业务相关的技术分工
第2章 数据获取
2.1 获取数据需要的成本
2.2 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
2.2.1 设备采集
2.2.2 业务记录与调查
2.2.3 日志与埋点
2.2.4 爬虫抓取
2.2.5 合作、服务与购买
2.2.6 数据仓库
2.3 采样数据的陷阱
2.4 本章涉及的技术实现方案
2.4.1 爬虫抓取(Python版)
2.4.2 前端埋点SDK
2.4.3 日志采集
2.4.4 数据仓库
第3章 探索性数据分析与目的性数据分析
3.1 探索性数据分析
3.2 一份数据集
3.3 数据字段分类
3.4 遍历每个字段
3.4.1 了解离散属性
3.4.2 了解连续属性
3.4.3 分布与分箱
3.4.4 异常值与数据清洗
3.5 数据分析的本质
3.5.1 寻找用来比较的实体
3.5.2 拿什么进行比较
3.5.3 怎样进行比较
3.6 目的性数据分析
3.6.1 目的性数据分析的一般方法
3.6.2 目的性数据分析的意义
3.7 本章涉及的技术实现方案
3.7.1 数据分析软件
3.7.2 SQL
3.7.3 Python
3.7.4 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第4章 展示信息的推荐方式——可视化
4.1 数据可视化
4.2 常见的图表类型与应用场景
4.2.1 趋势型
4.2.2 比较型
4.2.3 比例型
4.2.4 分布型
4.2.5 区间型
4.2.6 关联型
4.2.7 地理型
4.3 数据可视化与数据分析
4.3.1 数据可视化与假设检验、分布拟合
4.3.2 数据可视化与多维分析、钻取分析、交叉分析
4.3.3 数据可视化与秩次分析
4.3.4 数据可视化与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4.3.5 数据可视化与分组归类
4.3.6 数据可视化与目的性数据分析
4.4 可视化数据交互
4.4.1 交互式可视化的流程
4.4.2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交互组件
4.5 可视化设计
4.5.1 可视化设计的美学原则
4.5.2 可视化设计的高效原则
4.5.3 可视化交互的一些准则
4.6 可视化工程
4.6.1 确定主题
4.6.2 提炼数据
4.6.3 选择合适的图表
4.6.4 可视化设计
4.7 本章涉及的技术实现方案
4.7.1 Python
4.7.2 开源可视化API
4.7.3 商业化
第5章 特征工程
5.1 变量、字段、属性、维度和特征
5.2 特征工程的内涵
5.3 特征获取
5.3.1 获取用于提取特征的数据
5.3.2 特征的可用性评估
5.3.3 从特征获取的角度清洗数据
5.4 特征处理与提取
5.4.1 数据清洗
5.4.2 特征选择
5.4.3 特征变换
5.4.4 特征抽取
5.4.5 特征衍生
5.5 特征监控
5.5.1 监控已有特征
5.5.2 寻找新的特征
5.6 一个例子
5.6.1 有哪些数据
5.6.2 提取业务特征
5.6.3 特征处理
5.6.4 二次特征衍生
5.6.5 二次特征处理
5.6.6 建模与迭代
5.7 头脑风暴
5.8 本章涉及的技术实现方案
5.8.1 Python
5.8.2 大数据平台的特征工程模块
5.8.3 组件化的特征工程
第6章 模型
6.1 模型的概念
6.2 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函数模型
6.2.1 业务模型
6.2.2 数据模型
6.2.3 函数模型
6.2.4 其他“模型”与上述3种模型的关系
6.3 机器学习与统计建模的联系与区别
6.4 函数模型与业务
6.4.1 数据、特征工程与函数模型
6.4.2 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与归纳偏置
6.4.3 交叉验证与过拟合
6.5 常见的函数模型
6.5.1 数据的刻画方式
6.5.2 分类与回归
6.5.3 聚类
6.5.4 关联
6.5.5 半监督学习
6.6 调参
6.6.1 调参调的是超参数
6.6.2 经验调参
6.6.3 简单模型
6.7 什么样的模型是好模型
6.7.1 模型选择
6.7.2 可解释性
6.7.3 奥卡姆剃刀原理
6.8 迁移学习与强化学习
6.8.1 迁移学习
6.8.2 强化学习
6.9 本章涉及的技术实现方案
6.9.1 Python
6.9.2 大数据
第7章 结果评价
7.1 分类模型的结果评价
7.1.1 正样本与负样本
7.1.2 混淆矩阵及其衍生指标
7.1.3 ROC 与 AUC
7.1.4 提升图
7.1.5 KS曲线
7.1.6 过采样与欠采样
7.2 回归模型的结果评价
7.2.1 基于绝对数值的结果评价
7.2.2 基于比例数值的结果评价
7.2.3 决定系数与校正决定系数
7.3 聚类模型的结果评价
7.3.1 方差
7.3.2 轮廓系数
7.3.3 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