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部分 关系研究
第1章 夫妻冲突、父母教养方式与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1.1 研究现状
1.1.1 核心概念
1.1.2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1.2 研究假设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假设
1.2.3 研究意义
1.3 父母教养方式在夫妻冲突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的
研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结果
1.3.3 讨论
1.4 父母教养方式在夫妻冲突和智障儿童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的
研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结果
1.4.3 讨论
1.5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与展望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父母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压力与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2.1 父母自我效能感与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双向影响
2.1.1 概述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1.4 讨论
2.1.5 研究结论
2.2 父母教养压力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2.2.1 概述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2.4 讨论与建议
2.2.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严厉教养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3.1 研究现状
3.1.1 核心概念
3.1.2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3.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3.2.1 问题提出
3.2.2 研究假设和假设模型
3.2.3 研究意义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研究程序
3.3.4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
3.4.1 智障儿童父母严厉教养的研究结果
3.4.2 智障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结果
3.4.3 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结果
3.5 讨论
3.5.1 智障儿童父母严厉教养的特点分析
3.5.2 智障儿童执行功能的特点分析
3.5.3 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
3.5.4 执行功能在严厉教养与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3.5.5 父母学历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分析
3.5.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不足和展望
3.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追踪研究
第4章 母亲情绪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
4.1 研究现状
4.1.1 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4.1.2 母亲情绪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4.1.3 智障儿童的母亲情绪和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4.2 研究假设和研究意义
4.2.1 研究假设
4.2.2 研究意义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研究工具
4.3.3 施测过程
4.3.4 数据处理
4.4 研究结果
4.4.1 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4.4.2 母亲情绪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发展
4.4.3 母亲情绪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
4.4.4 母亲情绪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4.4.5 母亲情绪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交叉滞后分析
4.5 研究分析
4.5.1 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
4.5.2 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价方式差异分析
4.5.3 母亲情绪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发展
4.5.4 母亲情绪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分析
4.5.5 研究不足和展望
4.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母亲心理控制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
5.1 研究现状
5.1.1 心理控制的概念
5.1.2 母亲心理控制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5.2 问题提出、研究假设与研究意义
5.2.1 问题提出
5.2.2 研究假设
5.2.3 研究意义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工具
5.3.3 实验程序与数据处理
5.4 研究结果
5.4.1 智障儿童母亲心理控制的统计结果
5.4.2 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5.4.3 母亲心理控制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
5.4.4 母亲心理控制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5.4.5 母亲心理控制各维度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
5.5 研究分析
5.5.1 智障儿童母亲心理控制分析
5.5.2 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分析
5.5.3 智障儿童母亲心理控制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5.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5.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母亲严厉教养与智障儿童社会偏好、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
6.1 研究现状
6.1.1 社会偏好的概念
6.1.2 严厉教养、社会偏好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6.2 问题提出、研究假设与研究意义
6.2.1 问题提出
6.2.2 研究假设
6.2.3 研究意义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对象
6.3.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