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我效能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013467
  • 作      者:
    作者:(加)阿尔伯特·班杜拉|责编:彭呈军|译者:缪小春//李凌//井世洁//张小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个人因素在人类自我发展、适应以及社会和个人改变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其中,人们对其效能的信念发挥着关键作用。除非人们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期望的结果,阻止有害的结果,否则当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什么能激励他们行动或坚持。其他任何可能作为引导或动机的因素,都是基于一个人拥有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力量这一核心信念的。本书展现了个人和群体效能感知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自我效能感是阿尔伯特·班杜拉创建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一理论中,班杜拉特别强调人是行动的动因,特别强调人所具有的动因作用,即人的能动性。因此,他认为个体与环境,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人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影响、形成他的社会环境。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对自己作为动因的能力信念,它控制着人们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并通过它控制着人们所处的环境条件。所以,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 在本书中,班杜拉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根据这一思想对自我效能的性质、结构、来源、自我效能感在个体一生中的发展、自我效能感起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班杜拉把自我效能感思想扩展到集体,分析了集体效能感在学校、社区、各种社会机构的成就,以至在更广大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展开
目录
译者前言
中文版前言
序言
第一章 理论观点
人类动因的性质
三元交互因果关系中的人类动因
决定论和自我影响的实施
个人效能的相关观点
第二章 自我效能的性质与结构
自我效能知觉是一种生成能力
行为的积极产生者和消极预言者
对个人因果作用的自我效能观点046自我效能信念系统的多维性
自我效能的因果关系
效能判断和行动间不一致的原因
第三章 自我效能的来源
动作性掌握经验
替代经验
言语说服
生理和情感状态
效能信息的整合
第四章 调节过程
认知过程
动机过程
情感过程
选择过程
第五章 自我效能的发展分析
个体动因感的起源
自我效能的家庭来源
同伴及自我效能的扩展和证实
学校是自我效能培养的主体
青少年的转折经验带来的自我效能增长
成年人的自我效能
随年龄增长的自我效能再评价
第六章 认知功能
学生的认知自我效能
教师的效能知觉
集体学校效能
第七章 健康功能
自我效能知觉的生物学效应
健康促进行为中的自我效能知觉
预后判断和自我效能知觉
第八章 临床功能
焦虑和恐怖性障碍
抑郁
饮食失调
酒精和药物滥用
第九章 运动功能
运动技能的发展
运动行为的自我调节
集体团队效能
身体锻炼的心理生物效果
第十章 组织功能
职业发展和追求
职业角色的掌握
组织决策中的自我效能
职业角色扮演中的自我效能
集体组织效能
第十一章 集体效能
集体效能的测量
政治效能
媒体影响方式的使能作用
为社会文化变革提供条件
集体效能的破坏因素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