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城市发展使城市居民和建设者都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结构的变化,如工业的外迁、去中心化、新区开发,使城市中次生的以及先天存在于城市周边的荒野成为一种特殊的景观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书正是就“城市荒野景观”这一概念,首次系统全面地进行了界定并将其进行了扩展,并专注于对城市荒野概念进行深入探讨。本书通过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如德国卢萨蒂亚、中国上海、英国设菲尔德等)一系列的国际实践案例研究,对城市荒野景观理论及城市荒野在城市发展和改造中的可能性和作用方式等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对城市荒野景观的不同干预措施及城市荒野景观在景观和城市设计方面实践的含义。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前言是对城市荒野景观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介绍书籍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城市荒野景观理论方面的探索;第二部分包括一系列国际案例研究,描述了对城市荒野景观的不同干预措施;第三部分描述了城市荒野景观在景观和城市设计方面实践的含义,如废弃的和连续的荒野景观遗址,以及更广阔的城市环境。本书对城市规划和景观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政府官员、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大众读者均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中文版序
撰稿人简介
序 城市野性的一面
导言
第一部分 荒野景观理论研究
第1章 向底特律这“错误的废墟”学习
第2章 城市荒野景观赏析——非自然之地的自然史
第3章 自然中的荒野之地
第4章 在工业废墟中玩耍——探寻材质多样化和低监管空间中游憩活动的目的
第5章 放养还是教养;危险还是冒险;垃圾场还是天堂
——儿童文学中的荒野景观
第二部分 荒野景观案例研究
第6章 棕色煤炭,蓝色天堂——德国卢萨蒂亚露天煤矿修复
第7章 上海的荒野景观——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滩湿地公园为例
第8章 哥本哈根克里斯蒂安尼亚自由城——不寻常的公地
第9章 作为线性荒野景观的唐河
第10章 设菲尔德庄园地公园多年生草本植被优化——在城市绿地废弃的“土匪之地”上新建公园
第11章 纯粹的城市自然——柏林萨基兰德自然公园
第12章 以自然为舞台——锡德纳姆山森林的艺术
第三部分 景观实践启示
第13章 隐藏的故事
第14章 驯服荒野——盖尔林花园与城市化的荒野景观
第15章 无序的公共空间——实践中的城市荒野景观
第16章 反规划、反设计?探索创造未来城市荒野景观的其他方法
图片来源
译者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