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染疾病死,时年三十九岁。柴荣的四子柴宗训当时年仅七岁,继立为皇帝,即周恭帝。
显德七年(960)旧历正月初一,周恭帝君臣正在欢度新春之时,北边突然传来奏报:北汉联合契丹贵族犯境。此消息一出,令尚且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庆气氛中的小皇帝如遭当头棒喝,十分忧惧。此时,宰相范质、王溥请奏,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前去御敌。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大军出城二十里,军队行至陈桥驿,赵匡胤下令就地宿营。那时,京城中到处风传“策点检为天子”。赵匡胤的几个心腹大将趁机到处散播,并且煽动将士们,说:“当今的皇帝年幼懦弱,不能亲自理政,我们出生入死地打仗,即使立了功,又有谁知道呢?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接着,又派人火速赶往京城,告知赵匡胤的心腹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等赵匡胤回京时作为内应。
当天晚上,在陈桥驿的将士们没有入睡,群情激奋,而赵匡胤假装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在军帐中沉睡。初四的凌晨,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书记官赵普等一众将士披坚执锐,闯进赵匡胤的帐中,大声说道:“诸将无主,我们愿意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还来不及答话,只见一众将士一边喊叫着,一边快步上前,围住赵匡胤,将一件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众人纷纷跪拜,大呼“万岁”,随即将赵匡胤扶上高头大马,向南驰骑回京城。
赵匡胤趁机问众将士:“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你们能听从吗?”众人都听命说:“唯皇上之命是听。”于是,赵匡胤与兵变的将士们约法三章:“周太后和小皇帝是我的故主,你们不得惊犯;朝中大臣是我的同僚,你们不得欺凌;国库财富以及豪门之家,你们不可掠夺。”众将士一一听从。
赵匡胤率大军从仁和门进入京城,石守信等人早已等候多时。朝中大臣们听说赵匡胤陈桥兵变,惊惧不已,企图抵抗。过了一会儿,赵匡胤来到明德门前,众将士把宰相范质、王溥拉到他面前。赵匡胤见此情景,佯装悲戚,道:“我世代蒙受国恩,今日之事是为六军所迫,到眼下这种地步,实在是有愧于天地,可又能怎么办呢?”范质、王溥还未来得及回答,站在身侧的军校罗彦环按住手中的兵器,大声喊道:“我辈无主,今日必须有一个新天子!”王溥、范质见大势已去,只得无奈跪拜。朝臣们见势,也都表示祝贺。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这天,小皇帝柴宗训被迫禅位,被降封为郑王;赵匡胤到崇元殿举行禅代礼,即位为皇帝,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以汴京为都城,称东京。赵匡胤就是宋代的开国皇帝—宋太祖。
P3-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