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国出版零时年:作家、读者、畅销书,巨变后的图书世界
0.00     定价 ¥ 8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4141825
  • 作      者:
    [德]克里斯蒂安·亚当
  • 译      者:
    王琳琳,李晓艳,田汝丽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二战结束,德国战败,整个国家士气低落,迷失了方向。而此时的出版竟然成为具影响力的武器,能够左右民众的思想。于是,在那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年代,盟军的宣传机构、秘密的德国文学组织、穿梭于两德之间的流亡作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加入到这场以出版物为主角的“战争”之中。《德国出版零时年:作家、读者、畅销书,巨变后的图书世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使读者有机会对两德二战后的作者和文学,有进一步的探索机会和全新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战后两德,甚至世界的文学与出版。
展开
精彩书评
  ★亚当的书读起来令人愉悦,它包含了许多关于作家和书籍的有趣细节,讲述了战后文学界的阴谋与丑闻。
  ——《法兰克福汇报》
  
  ★亚当的书绝不是枯燥的读物,它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看法,而且影响力巨大。
  ——《德国日报》
  
  ★亚当完成了一本重要的、鼓舞人心的书,让人们想起了那个几乎被遗忘的时代。事实上,亚当所描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那个时期,至今仍在文学、文化和政治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众读者
  
  ★克里斯蒂安·亚当是研究德国战后畅销书和大众图书,以及非小说类书籍的学者。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史,值得一读。
  ——马克·赖希魏因,专栏作家、评论家
展开
精彩书摘
  与民主德国相反,在联邦德国,自由市场得到发展,图书市场在货币改革后出现了第一场危机——作为消费品的书籍突然面临到处都能买得到的其他产品的竞争,出版社开始担心自己的图书销量。西方的图书市场从货币改革开始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处在“一种稳定的扩张当中”。46赖因哈德·维特曼在《德国图书贸易史》一书中指出:“联邦德国图书市场的结构转变最显著的特征,首先是新的营销方式和图书形式的产生,比如图书俱乐部和口袋书。其次是主要出现在出版社和中间图书贸易中的集中和合理化趋势,以及严格以市场为导向的供应政策。最后是与其他行业供应商以及大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在商业层面,很多从业者在1945年前都有类似的职业经历。战后,联邦德国的出版商和书商继续推进了1945年前就开始的专业化进程。如果说民主德国的图书市场完全接受国家的政治调控,那么在联邦德国的图书市场上,人们往往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而选择回避某些有关过去的问题。
  赫尔穆特·派奇在他的战后德国文学研究中勾画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民主德国的代表人物约翰内斯·R.贝歇尔提出了“文学社会”的概念,其重点是“社会”,这意味着“文学领域的参与者认同那些在历史层面上有必要被认同的事物时,文学才能够发挥作用”,这里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社会,文学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在其中是和谐统一的。而在联邦德国,经济利益使艺术退化成了艺术行业。联邦德国的代表人物则认为——派奇引用了当时联邦总统特奥多尔·豪斯的话——正是由于自由市场的存在,才保障了作者、读者以及言论的自由。在民主德国,书籍具有更多的社会的、集体的因素,而在联邦德国,书籍是一种非常私人的阅读对象。当然这两个层面不大可能完全分离,一部作品里常常可以同时表现出这两个层面的特点。
  首先,这两套文学传播体系并不是完全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交错、互为补充:“1950年的跨区贸易协定已经为文学交流奠定了基础,然而两德内部却各自存在一系列障碍和困难。”人们通常将审查或输入控制仅仅归于民主德国国家机构的行为,但实际上在联邦德国也有一系列限制或禁止民主德国文学传播的规定,另一方面民主德国的文学领域也并没有完全与经济利益脱钩。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私营企业的份额逐年减少(它们逐渐被排挤出图书贸易领域),而以执政的德国统一社会党(SED)、卫星党以及群众团体如自由德国青年联盟(FDJ)或自由德国工会联盟(FDGB)为背景的利益集团则很快主导了大部分的图书市场。
  同时,值得深思的是两德的作家以什么样的形式交流。第一次全德作家大会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人们最终分道扬镳。在联邦德国,四七社内部也是四分五裂,该团体的中心是文学,但没有形成任何纲领性的东西。四七社始于当年作家汉斯·维尔纳·里希特创办某杂志项目失败后提出的新计划,最终发展成了联邦德国后来几十年里最重要的文学机构。“里希特不能容忍任何原则性的讨论,不管是美学的还是政治的,因为他害怕这种讨论会让整个团体解散。”这个团体1947年的成立和20年后的解散都或多或少带有偶然因素:“(四七社)不会继续存在了,因为里希特再也不发邀请函了。”虽然这个团体没有外在的形式,但是它对德国战后文学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民主德国主要是比特费尔德作家会议,该会议由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层组织。在“拿起笔来吧,朋友,社会主义德国的民族文化需要你!”的标语的号召下,作家们被要求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来,具体来说就是积极参与到民主德国人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来。反过来,人民群众也应当更直接地接触文化。会议的重点不是美学问题而是大的纲领路线问题。虽然该会议以及由此开辟的比特费尔德路线已经处在本书所研究的时间段的末尾,但它却展示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民主德国,文学市场的发展处于国家的直接领导之下。
  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瓦尔特·乌布利希认为,最晚在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与两个德国政权相对应的是两种完全不相融合的文化,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系统地、有计划地建立适合我们统治秩序的、不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腐朽文化影响的社会主义文化。”1967年4月,他在第七届党代会上指出:“那些垄断联邦德国文化领域的腐朽娱乐艺术愚弄和操控人民,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哲学和美学观点一样,都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完全不相融合的。”
展开
目录
致谢
Ⅰ“我们并非从零时年开始”

Ⅱ图书世界的新秩序:1945年后的文学出版政策与市场
避坑落井:从禁止到改造
占领区内的许可证颁发和去纳粹化
同一个民族的分道扬镳:“焚书和焚书还不尽相同”
不尽相同:东西部占领区图书市场的法律规定
民主德国文学政策的制度化
差异:计划或市场?集体或个体?

Ⅲ填饱饥饿的图书市场:占领区的第一次出版大丰收
为争取许可证而斗争
“死亡是永久的。请小心驾驶!”
出版商鲜为人知的过去
流亡中的(反)家乡小说:《第七个十字架》
畅销书或者从批量印刷图书中诞生的口袋书
转折点:特奥多尔·普利维尔的《斯大林格勒》
受盟军委托:欧根·科贡和他的《党卫队-国家》

Ⅳ讲述战争和集中营里的故事
《安妮日记》:被害者迟来的声誉
奥斯维辛之后的诗?奥斯维辛之后的畅销书!
通俗文学的迷茫:《在施普雷河河畔》
“民主德国的孔萨利克”:哈里·图尔克
创伤与反思: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
《生死存亡的年代》
《赤手斗群狼》:民主德国出版的畅销书
“对公众的治愈效应”:舞台上的纳粹过往

Ⅴ作者的“回归”:流亡与留守作家的定位
两德机构中的纳粹
与歌德一起上法庭:恩斯特·冯·萨洛蒙和其他
“鲜血与耻辱的味道”:内心流亡与托马斯·曼
保罗·E.H.吕特:伪造的文学史
《深渊书简》:虚构的诗人
……
Ⅵ 有关战争和战俘营的叙述:沉默
Ⅶ 寄本书去那边吧!阻碍重重的文学交流
Ⅷ 冷战的军械库:体系斗争中的作家们
Ⅸ 模糊的事实:有关事与人的书
Ⅹ 小小的逃避:讨喜的世界娱乐文学
Ⅺ “文学晨曦计划”:文学史家、教科书作者、教师和过去
Ⅻ 来自灰色地带的回忆或望向前方的迟疑
ⅩⅢ 梦醒
附录
精选畅销书及其销量
注释
人名和作品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