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四力”创新行动法
0.00     定价 ¥ 3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878551
  • 作      者:
    杨凤凯,李丹,孙驰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杨凤凯

采油测试高级技师,黑龙江省龙江技术能手,黑龙江省创新方法应用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大庆油田级培训师。

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6项,革新技术成果50余项。

杨凤凯工作室先后编制员工技能鉴定操作标准20余项,培训教材10余本。

 

李丹

201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曾获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1项,获黑龙江省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孙驰

2013年毕业于佳木斯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曾获供电公司QC质量成果二等奖、供电公司“五小”成果二等奖,节省万余元成本。

多次组织电缆故障抢修,现场工作经验丰富。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认识,讲述对革新与创新的认识,阐明人人可以参与革新创新当中。第二章为“四力”行动法实践应用,分别对“四力”行动法的提问力、共识力、行动力及破题力进行解读。第三章为创新工具,讲述在运用“四力”行动法进行创新工作的过程中,如何结合其他创新工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总结前人经验,形成适合业内部创新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即“四力”创新工作法。从整体概括到人员配备,再到问题提出,最后整体衡量解决问题,分章节递进,全方位全过程描述,还将“四力”创新工作法与国内外常用的TRIZ创新工作法相互结合,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进行介绍,不仅可以让读者对创新有全面认识,还可以跟着一起操作,走本企业的创新之路。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其专门针对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中的获奖项目进行举例说明,更加具有说服力。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提问力

员工在工作中想找到解决方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认清所面对的究竟是什么困难,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问题,这就需要用到提问的技巧。本书所述提问力是一种通过提问引发人们思考,从而明确告知提问者需要做什么的技巧。学会提问的技巧不仅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成为高情商的智者,更会让我们在工作中事半功倍。

一般来说,只要把真正的问题找到,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80%了。

夫妻二人合作晚餐,妻子对丈夫说:“老公啊,你把袋子里面的土豆切一半下锅,就够我们吃了。”丈夫听了妻子的话,乖乖地把袋子里的每个土豆都切成一半,然后把这些半个的土豆都下锅了。很多人听完这个笑话一笑了之,觉得这个丈夫有点傻气。实际上,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这就是典型的急于开展工作,而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在很多工作中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到底应该做什么,便着手开始行动,以至于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四力”工作组作为企业的一部分,作为致力于通过创新为企业创效的一部分,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这个笑话里面,丈夫要解决的其实是家人吃晚餐的问题,问题的主体是自己和妻子两人。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就能得到许多信息,比如妻子让丈夫切土豆下锅是为了做晚饭果腹,那么将每个土豆都切开是没有意义的,这么做是有问题的。

问题一旦明确,就意味着离解决问题又近了一步。

“四力”工作组进行创新时,常常会通过讨论决定创新的方向,创新不单要满足市场需求,还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使企业可以通过本次创新获利。另外,还需要考虑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企业会给予哪些资源、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创新的结果。比如,在“四力”工作组计划会议上,有人提出一项创新计划,但是还未经市场调研,没有论证其创新计划的可行性,最终会议却通过了这项创新计划,这就可能会造成诸如人力、物力、资金、时间等方面的损失。再比如,一项创新计划正在本企业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该项技术或者仪器早已在其他企业更新迭代多次,即使最终工作组成功完成创新工作,达到最初的要求,然而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创新计划才能符合实际呢? 

“四力”创新行动法中的提问力,不单是指对现状有敏锐的察觉,还需要在提问题前把握现状,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是解决问题的初始条件。在赵周、李真、丘恩华编写的《提问力》一书中表达了提问力的重要性:“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在信息过剩的时代,知识可以便捷获取,提问比答案更加彰显价值。高效能人士总是善于通过提问来解决问题,提问质量决定人际关系质量,提问能力决定职场能力,提问水平决定思维水平”。

在生活中有很多由于提问而受到影响的例子。当今,很多人称自己有“社交恐惧症”,而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人没有学会提问。试想,在工作单位中有位女同事,年龄已经三十多岁但还是单身,你可能仅仅是关心她的近况,随口就问:“你都三十多岁了,为啥还嫁不出去?”这个问题中传达了两个观点,第一个是你认为女性本该在三十岁之前结婚;第二个是这名同事存在某些缺点,以至于目前还是单身。虽然你可能只是简单的关心,但是话语让人很抵触,甚至想要吵架。这个故事中的单身女性,可能仅仅是由于忙于工作,不想谈恋爱,也有可能是暂时没有遇到想要结婚的人。但经过你这样的提问,这位单身女性心里会极其不舒服,并将情绪带到工作之中,可能会你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可能当场发飙。

这就是没有掌握提问技巧的后果,但如果你很关心地问这位单身女同事:“最近工作是不是太忙了?有没有人在工作之余给你个依靠呀?”我想这名女同事可能会很开心地与你分享近期的生活状况。

工作如此,家庭生活也是如此。很多孩子在中学时期都特别叛逆,而有的家长却可以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使孩子愿意吐露心声,与孩子一起成长进步,并适时给出指导。但是有些家长由于心里着急,每次与孩子的沟通都很不愉快,以至于关系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后果。比如,对待中学时期刚刚长出胡须的男孩子,有的父亲会问:“你没刮过胡子还没看过别人刮胡子么?这么邋遢,你们老师能看你顺眼么?”这时孩子可能就会对父亲的印象大打折扣。有些父亲可能会问:“你看见我的剃须刀放在哪里了么?你妈妈又给我买了一个新的,我用原来的就行,这个可以送给你”。在孩子眼里,你只不过是在说旧的剃须刀也能用,但与此同时,孩子也掌握了剃须刀的使用办法。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四力”创新行动法  / 001

一、为什么要创新  / 003

二、杨凤凯工作室简介  / 010

三、“四力”创新行动法综述  / 015

四、组建“四力”工作组  / 016

(一)“四力”工作组的作用  / 017

(二)“四力”工作组的人员构成  / 018

(三)“四力”工作组活动的基本条件  / 022

(四)“四力”工作组的日常工作  / 024

1.转变团队的管理方式,治“本”  / 024

2.提升团队的综合技能,强“根”  / 026

3.培育团队的文化精神,塑“魂”  / 027

(五)“四力”工作组展开活动的基础保障  / 028

1.学习  / 029

2.会议  / 029

3.实践  / 030

五、完善“四力”工作组制度  / 031

 

第二章 “四力”创新行动法的实践应用  / 033

一、提问力  / 035

(一)聚焦式会话  / 042

1.适当的会场布置  / 056

2.第一轮问题  / 057

3.随后的问题  / 057

4.如果有争论  / 057

5.如果人们对别人的回答横加阻拦  / 058

6.讨论跑题时  / 058

7.回答很长、很抽象时  / 058

(二)智慧共享  / 059

(三)信息共享  / 071

1.线下信息共享方式  / 072

2.线上信息共享方式  / 072

二、共识力  / 073

(一)聚焦关系  / 076

(二)聚焦主题  / 077

1.制定团队阶段性的目标  / 078

2.明确每一项任务需要达到的目的  / 079

3.成员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  / 082

(三)头脑风暴  / 083

(四)提取关键词  / 089

(五)图示化赋予意义  / 090

(六)确定可实践行动  / 091

三、行动力  / 092

(一)快速产生行动方案  / 092

(二)自动分组、自发完成工作  / 095

(三)启动集体智慧与效能  / 098

四、破题力  / 100

(一)克服障碍  / 100

(二)标准化流程  / 102

第三章 创新工具  / 109

一、创造性思维方式  / 111

(一)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定义  / 111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 112

(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 115

1.发散思维  / 115

2.收敛思维  / 120

(四)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 124

1.正向思维  / 124

2.逆向思维  / 126

(五)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 129

1.横向思维  / 129

2.纵向思维  / 131

二、TRIZ的应用  / 132

(一)什么是TRIZ  / 132

(二)常用的解题方法  / 134

1.因果分析法  / 134

2.资源分析法  / 137

3.克服思维定式的方法  / 144

4.最终理想解  / 151

(三)四大分离法  / 153

1.空间分离  / 153

2.时间分离  / 154

3.条件分离  / 156

4.整体与部分分离  / 156

(四)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  / 158

1.技术矛盾  / 158

2.物理矛盾  / 162

参考文献  / 16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