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风(第十一集)》:
爱的认可
一九四四年清明前后,爱兰姑妈在西南联大提前毕业。姑妈姑父带着已经满地跑的大表哥,离开了生活达六年之久的昆明,告别了敬爱的老师和同学,束装东行。国土仍在沦丧,到处都不太平。又经两个月的跋涉,自云南经贵州、广东、江西、福建,到了浙江的金华。再沿瓯江东下,才回到家乡温州,回到鳌江。
离家六年,魂牵梦萦思故乡,却是近乡情更怯。
此时,抗战已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接替年老父亲打理家业的王家二哥身心交瘁,但王家父子仍坚持“实业救国”矢志不渝。他们将全家迁居温州,又创建了温州最早的化工厂一一清明化工厂。
王家新居在温州龙泉巷,载纮姑父也是第一次来,雇的车子在巷子里转来转去,好久找不到家。
拜见公婆。数年前结婚时家中所发的电报“父不以为子,兄不以为弟”的严训,并未收回成命。可以想见,姑妈姑父那会儿的心情有多么忐忑!
老爷子面前,王家子弟不敢出头,起关键作用的是姑父母亲家的表兄、也是姑妈杭高的老师张孟强。“逆子”回家,孟强怕临时发生不愉快,和家中的哥嫂们安排了一台拜见公婆的戏。他先把载纮姑父一家三口接进预先安排给他们的卧房里安顿,然后领姑父姑妈进到老爷子书房的门口。孟强进去禀告了一声,没等王家老爷回话,便把手中的一条红毡毯平铺在老人的座前,回身领姑父姑妈进来。爱兰姑妈随载纮姑父跪在公公面前,磕了三个头。小力儿见状,也跟着跪在姑妈的旁边,磕起头来。老爷子自是板起面孔,斥训一番。此时,载纮姑父的五哥小同在旁相劝,说得非常合情理。终于,王家父亲气消,起身把他们扶起,慈爱地摸了摸孙儿的头。孟强赶快抽了毯子,领他们到母亲房中,同样地行了大礼。王家母亲扶起儿媳,抱起孙儿,一时间气氛放松了,一家人亲情融融。见此,家中两位老保姆塘村嫂和钱仓嫂,端出早已预备的汤圆,全家围桌就食,表示团圆和亲缘之意。一片庆贺声中,各人都放了心。爱兰姑妈和载纮姑父更是释去心理上的负担,正式地回归王家温暖的大家庭。
我爱兰姑妈性情生好宽大,温柔敦厚,对长辈殷勤奉敬,和家人友善相处。她小时候溜去王家玩,她的礼貌和懂事,就给王家父亲留下很好印象。还曾将对我爱兰姑妈和大伯宋廷干的好评价写在日记里,这些都被我载纮姑父偷看到过。反对他俩的结合,只因祖辈间的恩怨。进门后,王家双亲待我爱兰姑妈和颜悦色。数十年过去,我爱兰姑妈作为王家最小的儿媳,处理这么个大家族的关系,全家上上下下无不夸赞。
拜了公婆,进了王家,还有宋家,自己父母一关。
在温州住了半月,爱兰姑妈想回娘家。向翁姑一说,二老便同意选个吉祥良日,办好重礼,回鳌江就住王家老宅。
此时,我小姑妈宋爱娥与临中学生余瑞民刚刚结婚不久。端午过后,爱兰姑妈一家三口回到鳌江。次日,动了点心思的爱兰姑妈先带着儿子和夫婿到妹妹、我小姑妈爱娥和瑞民姑夫家作客。多年不见,姐妹相会,喜极而泣。我瑞民姑父的父母热情招待,设宴迎请新贵客。席后姐妹谈话中,爱兰姑妈叫小姑妈先到宋家告诉母亲:“王家翁母选吉祥日子是明天,姐夫来拜望岳父岳母。
此话一说,小姑妈立马回娘家禀告。第二天,我奶奶一早就让人打开“宋元春”大门等候。一会儿王家仆人挑一担六盒重礼.跟随着爱兰姑妈、载纮姑父携小力儿走进厅堂。门外,花炮齐响,左右邻居都来道喜,热闹非常。三人见到母亲跪地叩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