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出了美工区里的颜料,进一步启发老师们:“你们想一想,颜料能不能和这些废旧材料进行组合,拓展一种新的使用方法?”在我的引导下,常带小班的王老师说出了第一个方法:“用废旧材料当印章印画。”“我看到别的幼儿园用薯片筒点上广告色滚画,也挺漂亮的。”刘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办法。接着,其他老师也纷纷出主意:“就用颜料装饰纸盘、纸杯也很好。”“滚珠画也可以。”……看来老师们的思路已经打开了一些,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于是,我带领教师们学习了“多样性的美劳活动”的相关资料,并在学习之后鼓励教师们再进行一次创作,以更多的方式运用废旧材料完成美术创作。第二次的创作显然丰富了很多,老师们也都沉浸在了收获的喜悦中。
对废旧材料的研究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各班美工区的变化和孩子们的发展,更激发了教师们研究拓展美工区活动内容与材料的兴趣。缝纫活动的系列材料,多种多样的玩颜色活动,多种材料的版画拓印,用不同材料装饰橡皮泥的“棒棒人”,多种技能和方式表现蝴蝶……各个班级的美工区都在发生着变化,创作内容更加丰富了,创作空间更加宽阔了。
更让人欣喜的是,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总结和回顾反思,教师们在美工区环境的创设上更加关注幼儿的需求和发展水平,利用环境材料引导支持活动的策略也更有针对性了。
关于美工区的研究让我和老师们都受益匪浅,而且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幼儿活动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在研究和撰写案例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大到研究重点的确立、研究方案的制订,小到观察记录表的设计、观察结果的分析统计、教研方式的思考……很多环境中都出现过问题和困惑,有时难以把握研究的方向。但一路走来,我觉得自己还是从中收获了很多,特别是对以下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是扎实深入的现状研究和归因分析是开展实践研究的基础;二是紧密针对教育现场开展研究是研究取得良好成效的保障;三是多种教研方式的综合运用有效促进了研究的开展。但实践策略研究的部分还不够充分,研究效果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