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以孝励人:孝与古代旌表制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836721
  • 作      者:
    韩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韩帅,女,山东济南人,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曾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独著《梦与梦占》,参编《济南通史》《中国历代外交问题》《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励人:孝与古代旌表制度》重点论述孝对旌表制度形成的作用、旌表历代孝楷模的案例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旌表制度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倡导封建礼教,为道德优秀的人树立如匾额、碑石、牌坊等物化标志对其进行彰显和标榜,以美化风俗、教化民众的一种制度。它直观而准确地折射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导向的有效方式,也是弘扬仁、义、忠、孝、节、廉等传统道德的社会回报机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悠悠千年话旌表
  旌表制度是历代王朝倡导封建礼教,为道德优秀的人树立如匾额、碑石、牌坊等物化标志对其进行彰显和标榜,以美化风俗、教化民众的一种制度。它直观而准确地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导向的有效方式,也是弘扬仁、义、忠、孝、节、廉等传统道德的社会回报机制。
  一  什么是“旌表”
  究竟什么样的表彰方式才可称为“旌表”?先从“旌”“表”二字说起。
  “旌”原是一种竿头缀有牦牛尾、下有五彩穗状的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周礼·春官·司常》中有这样的说法:“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司常是掌管旌旗的官,“旌”是司常所掌九旗的一种。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这些都是旗帜的名称,上面有不同种类的图画或装饰,用在不同的场合。
  “旌”后来发展成为旗的通称。在先秦的古籍中,此种用法十分常见,如《楚辞·九歌·国觞》中的:“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由于旌引领士卒,用来指挥或开道,起到标志、引人注目的功效,随着字义的发展,旌逐渐有了显扬、表彰、令人效仿之义,作为动词的用法多了起来。《左传》中的类似用法不少,如《僖公二十四年》的“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庄公二十八年》的“且旌君伐”,都是此义。在这里,不仅看到旌的标志之义,还隐约发现它向旌表引申的动向。
  “表”的本义指裘有毛的这一面。古人穿衣,皮子有毛的一面通常在外。《礼记·玉藻》曰:“表裘不入公门。”后来凡外衣、外表都可以称作“表”。如《尚书·立政》载:“至于海表。”表与“里”相对,“海表”即海外。此后又引申为表率、显扬的意思,如《礼记·表记》称:“仁者,天下之表也。”
  《管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意思是说如果人民有疑惑犹豫的心理,国君不能加以纠正,那么百姓对国君的隔阂疏远,就像告示他们不要上前一样。这里的“表”,当指立木来彰显、告示某事物。后来的“表”,也有用石的。立木或石作为标志正是显露于外的——这或许是与“表”的原意有内在关联。
  平时常说“表彰”一词,中国传统社会的表彰有多种方式,包括赐予官爵、荫泽后代、入史列传、增赐谥号、赏金赐物、免除徭役等。《册府元龟》卷一三七《帝王部·旌表一》认为以下皆属旌表:“或授之爵秩,或禄其子孙,或旌其门闾,或赐以谷帛以至复其征赋,申以祠祀,皆因事以立教。”这是宋朝人的理解,可看出范围之宽泛。或许受此影响,人们使用此词时,也有与“表彰”混同在一起使用的现象。
  笔者认为,旌表仅是表彰的一种方式。那“旌表”和通常所说的“表彰”有什么区别呢?可以将关注点放在“旌”字上。可将“旌表”一词理解为偏正结构,以前一词根“旌”来修饰、限定后一词根“表”。“旌”为状语,“旌表”是“表”的一种方式——“树旌以表之”,树立旌旗以示彰显和标榜。“旌”的原意是一种旗帜,旗帜起到的正是标志、带领的作用。后世旌表忠、孝、节、义,正是要达到为民众树立榜样、美化风俗之功效。由此可见,前贤构造此词可谓精当而形象。自然,旌表的方式并非一定是用旗帜,后世进行表彰的匾额、碑石、牌坊等都据此引申,也是旌表的不同方式。此词传递给人们的是这样一种信息:总要树立某种标志,用来彰显和标榜才可称之为“旌表”。
  可以这样来定义“旌表”:旌表是表彰的一种方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历代王朝为提倡传统礼教,对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累世同居等,官府以树祠、立牌坊、赐匾额等方式对其进行彰显和标榜,这一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质上的奖励,以达到美化风俗、教化民众的目的。“旌表”还可用为名词,指官府颁赐用以表彰的牌坊或匾额等。宋朝欧阳修的《左班殿直胥君墓志铭》中说:“胥氏义闻乡闾,门有旌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悠悠千年话旌表
一  什么是“旌表”
二  旌表制度的起源
三  主要旌表哪些人
第二章  旌表孝行的方式
一  赐给孝子“光荣匾”
二  建立牌坊让孝子“上位”
三  为孝子竖起“纪念碑”
四  为孝子立起“纪念祠”
五  为孝子竖阙招徕“粉丝”
六  图画孝子容貌广而告之
七  为孝子居住地改换“名片”
八  与精神奖励同时的物质奖励
第三章  旌孝的流程
一  乡民举荐,成为“积极分子”
二  各级政府的层层“考察”
三  受旌表的不同等级
四  对虚报分子的惩治
第四章  被旌孝子的孝行事迹
一  尽心侍奉类
二  勇救父母类
三  万里寻亲类
四  归葬家乡类
五  庐于墓侧类
六  为亲复仇类
七  毁身行孝类
第五章  孝子们的那些“神奇事”
一  从柳宗元《孝门铭》谈起
二  芝树有灵
三  感化鸟兽
四  水火有情
五  天神相助
第六章  旌孝的作用和影响
一  “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二  “有所观感”“荣宠家国”
三  “布衣编民”“得以名闻”
四  “里闾闻风,皆敦孝悌”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