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孔子思想的德育阐释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049503
  • 作      者:
    李健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健,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主要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近年来以主持人身份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市厅级项目两项,以第1参与人身份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各一项,在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七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孔子思想的德育阐释》为思想政治教育类研究专著,作者以“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精华,不断赋予其新的涵义”这一重要论述为统领,秉持“古为今用”的理念,总结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其突出人的尊严与宝贵,强调人性待教而善,彰显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倡导人要践行“为仁由己”而自由、自觉地意义性存在,凸显了鲜明的人本色彩与朴素的人学意蕴。新时代是对人格外关注和高度彰显的时代,应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孔子德育思想时代化的拓新。孔子德育思想彰显了人的尊严、突出了人的宝贵、涵育了人的性情、塑造了人的人格、支撑了人的精神而具有重要的人本价值。孔子德育思想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暗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相通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对树立文化自信的承载性决定其具备当代转换的可能。
展开
精彩书摘
  《孔子思想的德育阐释》:
  二、孔子德育思想的形成
  孔子德育思想是孔子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立足于对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综合考虑,是关于如何培育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人怎样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学说和理论。孔子德育思想是孔学的精华,也是古代社会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理论,更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借鉴。孔子德育思想的形成具有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因素。
  第一,西周灭亡后的“天下无道”“礼崩乐坏”是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周民族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而取得华夏政权后,如何巩固政权、笼络诸侯、管理殷民、防御戎狄是其政治建设的紧迫任务,分封制由此产生。该制度始于周武王,成形于周公和周成王,完成于周康王。其主要内容就是对王族、功臣和同盟部族首领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而周王朝仅直接控制从镐京到洛邑的王畿地区。“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各诸侯国遵从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对天子行纳贡、朝觐、镇守和征兵义务,由此形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与分封制紧密结合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西周宗法制度。“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周天子为天下“大宗”,亲族诸侯相对天子而言为“小宗”。同时,各诸侯在封国内则为“大宗”,其亲族卿大夫相对诸侯而言又为“小宗”。“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宗法制和分封制又和礼乐制度紧密结合,通过礼乐制度来运转。周公“制礼作乐”,损益二代礼乐而制定了西周的礼乐制度,以礼制和乐制来区分亲疏贵贱,指导社会生活和政治运行。这样一来,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三者紧密结合,长时间有效地维持了周王朝的政治运行。而在西周灭亡之后,东周王室的土地、人口、财富相比之下都被极大地削弱,已经无法具备维持“天下共主”的实力,仅剩下政治名义上的“天子”称呼,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进入了“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混乱格局。“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春秋的乱局,对贵族来说是臣弑君、子弑父、诸侯兼并的血腥政治斗争;对社会来说,是礼乐崩塌、僭越横行的秩序错乱;对普通个体来讲,是“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悲惨命运。这种严酷的社会环境成为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重要出发点,一是用德育使人以充实饱满的精神来面对生存的艰险和挑战,二是用德育来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和秩序,三是用德育培养政治人才来实现社会的统一和政治的安定。
  第二,原始宗教观念的动摇与延续是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宗教背景。夏商二代以“帝”崇拜为主,“帝”是万物的主宰,是世俗政权的授予者,殷人对“帝”及鬼神的信仰尤为强烈。迷信鬼神而忽于德政,这在客观上也构成了商纣灭国的一个因素。周代商后,周人“天”崇拜是对殷人“帝”崇拜的继承和发展。从《尚书》《诗经》《国语》《左传》等文献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天”还有“昊天”“曼天”“皇天”“帝”“上帝”“皇上帝”等多种称呼,其意义是基本相同的。周人初期对“天”的崇拜既有宗教的狂热,也有现实的理性。一方面周人对“天”授命于周表示热烈的赞颂,“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另一方面周人也因商纣亡国而对“天”怀有忐忑和敬畏,“惟命不于常”“皇天无亲”。周人为了“祈天用命”,除了虔诚地祭祀“天”和诸多鬼神之外,还继承了上古时期萌发的以民视天、由天获德的理念,形成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政教合一思想。这一思想有三个要点:一是以民本“德政”以获取民众支持,“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二是“德政”施于民众的效果决定了上天对统治者的眷顾与否,“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三是君主必须谨慎“修德”才能保有上天给予的“大命”,“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常厥德,保厥位”。总体上看,西周初年对“天”及鬼神的信仰仍十分浓厚,但这种宗教信仰因西周灭亡而产生动摇,周人先是抱怨“天”,认为昊天“不慵”“不惠”“不平”,进而怀疑“天”及神灵是否真正存在:“浩浩昊天,不骏其德……曼天疾威,弗虑弗图。”可以看到,西周灭亡后周人的惨痛境遇使他们对“天”产生了不满,以至于认为“天”只是风、雨、雷、电的自然存在而没有意志和神性。这是对宗教迷信的觉醒,由此人们更多地从自然和自我角度考虑人的生存问题,一定程度上为春秋战国人文思维的觉醒开辟了空间,也为孔子更客观、更理性地思考“天”与“人”的真实关系打下了基础。但需要强调的是,春秋时的宗教观念虽然很大程度上有所动摇,但仍然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支配力,这一点可以从频繁而常态化的祭祀、祈祷、卜筮中得到印证。
  第三,文化知识的下移和“人德”观念的发微是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西周灭亡使得原来居于官位的学术人才和秘藏府库的文献典籍流落到各个诸侯国乃至蛮夷之地,这样客观上造成了文化知识的下移和扩散,使得越来越多的低级贵族甚至平民有机会接触礼乐文化,由此产生了三个后果:一是作为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日趋活跃并且地位上升,二是“学在官府”的垄断格局被孔子开办私学打破,三是促成了诸子之学蜂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儒学及其德育思想的产生就是文化知识下移的表现:孔子以“儒”的身份和“士”的阶层获取了大量的知识资源,并积极参与人的改造与社会改造;孔子开办私学,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促成了诸子之学的兴起并积极参与了百家争鸣。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德育与孔子: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视阈内的省察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前形态的生成——原始宗教下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教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早生成形态
第三节 德育——作为专门性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孔子德育思想——中国德育思想之发端

第二章 由天道媾人性:孔子德育思想的形上依据
第一节 孔子论“天”
第二节 孔子论“性”
第三节 “性”和“习”对德育的确证

第三章 仁礼之道:孔子德育思想的主旨精神
第一节 孔子对“仁”的创造性建构
第二节 孔子对“礼”的改造性诠释
第三节 孔子“仁礼之道”蕴含的德育理念

第四章 举善而教:孔子德育思想的实践向度与历史评价
第一节 孔子德育实践的原则
第二节 孔子德育实践的方法
第三节 孔子德育实践的特点
第四节 孔子德育实践的人格目标
第五节 孔子德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第五章 贞下起元:孔子德育思想的人本价值及当代转换
第一节 孔子德育思想的人本价值
第二节 孔子德育思想当代转换的可能性
第三节 孔子德育思想当代转换的若干面向

结语
参考支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