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大课堂:名家的16堂历史课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278124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皮庆生,江西新干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民间信仰、礼制和文献学史,授课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如历史文选、史料学等)、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在《文史》《历史研究》《台大历史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代表作为《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料,2008)。
展开
内容介绍
  《人大课堂:名家的16堂历史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新生研讨课教材》是16位学者给大一新生讲授人生经历、治史心得等的课堂实录,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的系列成果之一。2011年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开设了“学史入门”这门入学引导课程(之后也以“新生研讨课”等名开过),请校内外的著名学者给新生上课,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读书方法、治史心得、学术思考,新生在感受史家之精彩生活、人格魅力的同时,了解历史学是什么,比如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与方法,学术的前沿信息,如何读书、治学,进入大学后应该如何听课、记笔记、写论文,如此等等,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具体的学习方法建议,让新生尽快适应从中学到大学,从应试教育到通识教育、学术研究的转变。该书在整理课堂录音的基础上编辑而成,在整理与编辑的过程中保持文本的现场感,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课堂实录。
展开
精彩书评
  ★现代史学面临一个重大挑战:一般读者期望有更紧张、更离奇的情节,更自由的想象,但史学做不到,究其本质来说它也不可能做到。一般读者不太容易了解这中间的差别。我对一些读史类电视节目的意见就是:它们没有试图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我讲这个话题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历史著作和历史文学是不同的,区别就在这里,这是底线。你可以发挥想象,但必须说明这只是想象,到此为止,不能超过,这是历史学的底线。
  ——包伟民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读历史,是在帮助我们提高人文修养。比如说,我就很佩服唐太有一种常人不太具备的能力,化解人际冲突死结的能力。在现实中有些人际关系可能就走向了一个死胡同,最后就要崩溃了。可是唐太宗能从一个个人际冲突的死结中走出来。简单的一个例子,玄武门政变以后,他和李渊怎么见面?那是他父亲,他发动政变,把哥哥和弟弟都杀了,把父亲的权力给夺了。玄武门政变的时候,他叫尉迟恭把李渊包围起来了。后来怎么见面?父子之间怎么协调?
  ——刘后滨
  
  ★钱(穆)先生生前爱讲两句话,首句是“读书是为了做人”,第二句是“读书是为了做少数人”。自古以来,都是流俗众,随大流的人总是多数。钱先牛说的“少数人”,是善于独立思考、正确判断、为社会进步昭示方向的“知识精英”。钱先牛就是这样的“少数人”。当时举国上下全盘西化,钱先生中流砥柱,毅然向东。
  ——彭林
  
  ★真正的概念史不仅研究概念本身,还研究概念如何被运用,或者研究凝聚在概念中的那个时代思潮的变化。新的重要概念实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词、标志符号。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重要的是研究什么?是研究中国近代的思维方式怎么变化,研究中国的价值观念怎么变化。
  ——黄兴涛
展开
精彩书摘
  《人大课堂:名家的16堂历史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新生研讨课教材》:
  当时,复旦大学历史系大师云集,历史系教授周谷城当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给我们班上过一堂课。他是湖南人,口音太重,讲话有些听不懂,有时候夹几句英语倒是能听懂。谭其骧也见过,但没给我们班上过课,有兴趣的话,可以向他请教问题。有时候开会,谭其骧先生会来,那时他已经得了一次中风,半身不遂,动不了,走路也一瘸一瘸的。还有一位老先生周予同,我入学的时候刚去世不久,与周谷城号称东周西周。周予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是我们大一新生读历史文选的课本,分为上、下册,适宜学史入门。实际教我们课的是许道勋老师,人民出版社现在出的《唐太宗传》和《唐玄宗传》这两部传记的作者,一个是赵老师即赵克尧,一个是许老师,他们合写的。大一、大二的班主任是吴浩坤,甲骨文专家,胡厚宣先生的得意门生。大三、大四的班主任就是赵老师,赵克尧老师。周予同先生是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毕业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他有一个事迹,我们复旦大学毕业生都知道,五四运动的时候不是火烧赵家楼吗?火烧赵家楼谁点的火?匡互生。匡互生是翻墙进去的,怎么翻墙进去的?周先生就说是踩着他的肩膀进去的。那时很有名的王造时,七君子之一,已经过世。老一辈,现在看,赵老师也已经去世了。所以,这个时代变化很快,20年就物是人非,变化很大。
  读本科时,我只选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的课听。我们班72个人,大三时就分了专业,分出了历史地理学专业,但没过多久,辅导员宣布说取消这个专业划分,大家觉得奇怪,就问为什么。他就说,考虑到你们的分配,以后太窄了不好分,但为了弥补,历史地理研究所的老师给你们开课,开很多课。所以,我在本科的时候就接受了历史地理学教育。那时,郑宝恒老师开“历史地理文选介绍课”,胡菊兴老师开“历史地理学概论课”,魏嵩山老师开“历史区域地理”,邹逸麟老师开“历史经济地理”,周源和老师开“中国地理概论”。能开那么多历史地理学课,恐怕别的学校做不到。所以,在复旦大学上学,有这点好处,有历史地理学的优势。本来考大学的时候就想上地理系,但我一直到博士后的时候才上的是地理系。
  地理系没上成,而复旦大学有历史地理学专业,极大地满足了我的个人兴趣。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虽然没有把历史地理学的书都读过,但大致都翻过,而且经常去史地所的资料室看书,因为历史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是两家。就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一样,你们来的时候已经有历史学院了,是2005年9月成立的,在这之前是人文学院,人文学院是文、史、哲三家加上清史所。我刚来中国人民大学的时候,历史系、清史所、哲学系、中文系这四家都是独立的。那时,复旦大学的历史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在校园的西南角,一个小楼,一层是历史系,二楼是史地所,因为有这么多老师给我们开历史地理学课,所以常去史地所看书。有时候谭其骧先生也来看书,与他聊天还能了解最新的情况。所以,本科的时候就目睹了大师的风采。
  我记得第一次见谭先生应该是1983年10月,那时我大二。谭先生的两位弟子,周振鹤和葛剑雄授予博士学位仪式,他们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文科博士。刚卸任校长的苏步青老先生和那时在任的谢希德校长亲自出席,在数学系小礼堂,非常隆重。当时我才18岁,这个仪式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就感觉如果做学问能做到这个份上,今后肯定大有前途。所以,我就一直沿着这个路子走,从本科起,学这么多年历史地理学课,到现在还是历史地理学专业。
  那时要读研究生,不像现在是推免研究生,如今每年都有七八个同学推免。据我了解,可能是清史所老师给你们上课太少,大家对老师不了解。在我刚来的时候,就在历史系,给本科同学开历史地理学概论课。你们大三的时候,也要上这个课,正好是中国通史课上完,接着上历史地理学课,效果比较好。我在历史系待了三年半,给四届本科同学开过历史地理学课,第一届上课的时候,2003年,那是我来的第二个学期,是本科99级的同学,因为他们是大四最后一个学期了,逃课很厉害,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三位学生听得很认真,他们后来都到清史所读研究生了。当时我刚来中国人民大学不久,也不了解教学有什么规则,就跟同学说,上我这门课,你们爱听就来,不爱听就随便。你们觉得有兴趣,觉得我讲的还可以,你们就听,你们觉得没用,可以不来听。
  我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了11年,自由散漫惯了。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是邹逸麟先生,邹老师跟着谭其骧先生画《中国历史地图集》时间是最长的。
  ……
展开
目录
我对历史学的几点思考
感悟考古——以居延考古为例
漫谈历史学习
历史地理学漫谈
我的求学经历与治学体会
灾荒史研究漫谈
我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史学研究的学术人生
读书与治学
兴趣、阅读与研究
读书与人生
谈谈我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体会
学习史学的门径
史学的锐气与底气
历史是什么
学史的基本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