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利维坦:直面问题本身的国家学说著作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9161453
  • 作      者:
    [英]霍布斯,
  • 译      者:
    杨春景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1651年,霍布斯出版了传世名著《利维坦》,370年来,这本书一直是西方世界*著名且*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想著作之一。《利维坦》不仅对唯物论、人性论、无神论、契约论、专制主义、自由主义、君权神授论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西方世界在之后的国家建构、公民权利运动、教会改革等现实社会问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霍布斯被视为西方思想界从中世纪阴霾桎梏走向近代光明的引路者之一。

正是凭借着《利维坦》这本书,霍布斯成为西方世界*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而其思想也被冠之以“霍布斯主义”而延存至今;对其思想的讨论和解读也一直是政治哲学、法学等学科学者的课题之一,经久而不衰。

如果说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巨匠从科学角度给了基督教当头一击,那么毫无疑问,霍布斯通过自己入木三分的逻辑分析,从思想上再次给当时教会干预世俗和蒙蔽民众的做法以毁灭性的打击。在霍布斯笔下,人不再处处受宗教以及教会限制,不再由虚幻的神指引人在世间的路,而毋宁是原先平凡的人都在参与塑造国家这样一个“利维坦”,这给近四百年前的欧洲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利维坦》一书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论人类、论国家、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以及论黑暗王国。实际上,就内容来看,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关于人类、国家和神学思想批判。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霍布斯就已经摒弃了神学的思想,从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出发,夯实整部书的基础,即“人性恶”,也就是在自然状态下“人人相互为战”,自我保全生命是人最根本的需求。第二部分内容则是全书的核心所在,霍布斯在人性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自然状态下人根据理性所作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放弃自身的某些自然权利,交付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使其形成一个“人格”,这样的人格就是维护个人自身安全的主权者,也就是一种信约,经由此,国家这个“利维坦”横空出世。这就是说,国家乃是人造,君权并非神授。第三部分内容是对神学系统的系统批判,在这部分中,霍布斯酣畅淋漓、毫不留情地将腐朽、伪善的教会及教皇的假面具彻底撕毁,从而得出结论:教会要依附国家,受主权者管辖,而不是恰恰相反,所以根本不存在一统天下的教会秩序。

如果说370年前生性胆小的霍布斯能够“冒思想之大不韪”写成了《利维坦》一书,成为点燃欧洲思想解放的火把之一,启迪了当时思想界的心智。那么,在37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翻看《利维坦》一书的时候,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依然逃脱不了霍布斯为我们描绘的“丛林社会”,各种各样的现代技术和新发明,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自身的认知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丛林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或者团体。霍布斯式的“丛林社会”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不管丛林中有多少鲜花点缀,它始终没有改变弱肉强食局面。想到这一点,不禁使人更加敬仰霍布斯在三百余年前鞭辟入里的杰作。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英国政治家、哲学家,君主政体的拥护者,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长期做贵族的家庭教师。他的主要著作有《论公民》《论物体》《论人》《论政体》和《利维坦》等。

译者简介:

  杨春景,1984年11月生,汉族,籍贯山东,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全职翻译,主要关注领域国际法、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译有《地中海的画像:从文明的起源到两次世界大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利维坦》中,霍布斯以凶猛海兽“利维坦”喻指君主政体的国家。国家,即伟大的利维坦,是一个人工模造的人,主权是它的灵魂,官员是它的关节,奖惩是它的神经,财富是它的实力,安全是它的事业,顾问是它的记忆,公平与法律是它的理智,稳定是它的健康,动乱是它的疾病,而内战则预示着它正在开始死亡。

  《利维坦》使政治哲学得到了全新的逻辑严密的系统发挥,是西方政治哲学的起点。全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人类。霍布斯将人的生命视作一种机械运动,认为趋利避害、保全自我是人的本性,因此需要寻找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力。第二部分,论国家。在自然状态下,在理性指引下,人们相互订立契约,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将之交付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从而组成国家。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主要讨论教权和世俗政权谁凌驾于谁之上的问题,并对传统宗教进行的深刻的批判,从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学说。第四部分,论黑暗王国。主要揭露罗马教会的腐败堕落,以及教皇侵犯世俗权力的诸多行径,提出了政教合一、教权服从王权的主张。


展开
精彩书评

媒体/名人评论: 

霍布斯成功解构了束缚世俗政权的道德“天花板”,但与此同时政权所站立的地面也变得极易塌陷与崩溃。

                                                 —— 中南大学  王兆阳        

 

  霍布斯定义的国家,不是为了王室的继承,也不是为了贵族的特权,更不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是为了保护我们没一个人,但如果国家无法提供基本的次序与保障的话,他就不配称之为国家。                             

                                                  ——政治哲学博士   张笑宇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