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章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1724295
  • 作      者:
    (英)海伦·斯凯尔斯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企鹅出版集团科普担当,英国科普读物。

本系列为企鹅出版旗下品牌“瓢虫”系列科普读物,类似鼎鼎有名的DK、Vintage、兰登书屋等,“瓢虫”是企鹅出版的科普担当。这套书继承了企鹅出版集团一直以来的高品质,无论是作为青少年科学启蒙,还是成年人现代科学入门,这套各领域专家撰写,配以精致插图的英国国民级科普读物,都不容错过。


精致口袋书。是知识点,更是兴趣点。

这也是一套精致的口袋书,每本书都只有四五毫米厚,可以轻易卷起来放入口袋随身携带。

每册书包含25个左右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大约500字,通本书阅读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文字叙述浅显易懂,而且内容全面。泡沫、章鱼、巫术、疼痛等好玩的科普门类,能激发好奇心。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或者想寻找关于宇宙、生命、人类、动植物等背后的科学知识,那么这套书是你很好的入门读物。


一半是文字,一半是插画。

文字和图片对开设计,左字右图,一半是文字,一半是插画,共同围绕一个知识点,打开书本的读者首先都会被图片吸引住,丛书采用的绘画方式,不同于市面上绝大部分科普书的插图,它的绘画风格会让你想到《纽约客》的写实+漫画的插画风格,会想到油画+科学制图的风格。这是企鹅旗下“瓢虫品牌”40年来的惯例,用浓墨重彩的商业性绘画,来呈现想要传达的信息。


作者·有牛津剑桥背景,也是科学布道家。

他们都从剑桥、牛津、加州理工这些大学毕业,在各自领域有突出成就。他们也是“科学布道家”,他们走到室外,走进摄影棚,面向大众,介绍他们应该知道的科普常识。《进化论》的作者史蒂夫·琼斯是世界六大蜗牛种群遗传学专家之一,《板块构造学说》的作者伊恩·斯图尔特的多部高分纪录片作品几乎被全部翻译成中文,《宇宙大爆炸》作者是英国科学学会主席,《遗传学》作者亚当•卢瑟福担任电影如《湮灭》《异星觉醒》的科学顾问,他自己则是专门研究眼睛的,留下了《细胞》(豆瓣9.3分)《解剖之美》(豆瓣8.8分)之类的高水准纪录片。


展开
作者简介

企鹅出版社,《企鹅科普》系列丛书由企鹅出版社针对青少年和成年读者,组织科学相关各领域专家、学者撰写,并由专人审校、配图。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表达,将可靠的科普知识介绍给广大读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企鹅科普》(套装12册),是一套由企鹅出版社出版的精致口袋书,也是一套英国国民级科普读物。这套书继承了企鹅出版集团一直以来的高品质,不仅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讲述靠谱的科普知识,也有精彩的插画呈现一个个知识点。

展开
精彩书摘

《宇宙大爆炸》


创世之日


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宇宙曾经不存在。换句话说,在 创世日以前,不存在“昨天”这个概念。宇宙是在某一瞬间诞生 的。大约 138.2 亿年前,一个名为“大爆炸”的巨大火球爆出了这个宇宙中的所有的物质、能量、空间,甚至时间。火球不断膨胀,冷却的碎片最终形成了星系—一种由恒星构成的宇宙中的群岛,我们的银河系是约 2 万亿个星系中的一个。简而言之,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 


对那时候的人们来说,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宇宙是凭空出现的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疯狂了。大多数人听到这个理论后可能立即会问出下面这些问题:什么是宇宙大爆炸?是什么导致了宇宙大爆炸?大爆炸之前有什么?最后这个问题最让人尴尬、难以回答。当年的科学家们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问题让他们头疼,才不愿意接受大爆炸理论。能让科学家们接受该理论的只有一个东西:证据。其实,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可以证明大爆炸发生过的证据。


---------


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热

宇宙大爆炸的火球就像核爆炸一样壮观。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核爆炸产生的热量最终会消散到周围空间中;而宇宙空间周围再无其他空间,根据定义,宇宙就是一切。所以由于大爆炸火球产生的热量没有别的地方可去,热量就被困在了宇宙自身之中,其结果就是,大爆炸的“余热”至今仍存在于我们周围。当然由于宇宙自身的膨胀,这种热量被大大地冷却了,现在它们不再以可见光的形式存在,而主要是以“微波”这种不可见的光存在。电视天线就能接收到微波,如果你用的是老式模拟电视,那么切换频道时出现在屏幕上的“雪花”中有 1% 就是大爆炸残余的这种微波造成的。 

宇宙 99.9% 的光粒子(光子)来自大爆炸火球的余热,而来自恒星和星系的光仅占 0.1%。 如果人的眼睛能看到微波,整个宇宙看起来会是明亮的白色。如此说来,人们其实是置身于一个被点亮的巨大灯泡里。尽管大爆炸的余热是宇宙最显著的特征,但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我们生活在大爆炸宇宙中。


---------


宇宙从何而来?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即广义相对论,外加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的理论描述了宏观的恒星、星系以及整个宇宙;量子理论则是我们对微观的原子及亚原子粒子世界的最好描述。物理学帮助我们造出激光、计算机和核反应堆,解释了为什么太阳能发光,为什么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坚实的。 

爱因斯坦的理论描述的是宏观世界,而量子理论解释的是微观世界,两者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却难以贯通融合。当然这种分歧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困扰,但为了探究很久以前,也就是大爆炸那会儿,宇宙还很小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为了理解宇宙为何能像魔术帽里的兔子一般凭空出现,我们需要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和量子理论联系起来,创造出一个量子引力理论。 

这一理论的最佳候选项便是“弦理论”,它把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看作在十维空间中像小提琴弦一样振动的微小的能量弦。没有人知道该理论能否成立。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只有掌握了量子引力理论,我们才能彻底解答那些终极问题:


展开
目录

宇宙大爆炸》 创造世界的那道光

《引力》 宇宙四大基本力之首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发育史

《量子力学》解释宇宙的新角度

《进化论》 生命的发展路径

《遗传学》生命是如何变化的

《意识》为什么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疼痛》生命体的警报机制

《人工智能》打造“新人类”

《巫术》科学的前身

《泡沫》一层薄膜里的小世界

《章鱼》可以与人类媲美的智能生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