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路交通3S+CRInSAR防灾减灾网格监控研究
0.00     定价 ¥ 5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1728812
  • 作      者:
    编者:芮勇勤//黄晓燕//陈佳艺//陈明芳//杨侣珍等|责编:李佳
  • 出 版 社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围绕交通道路工程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方法、防灾减灾网格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并以依托工程进行实际应用,关键技术方法中重点对形变监测中3S+CRInSAR空间监测技术、空间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CR-InSAR技术,选取同一地区不同时段SAR影像,进行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和地面变形数据的提取研究。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高速公路形变场的各向异性,将道路工程DEM和D-InSAR结果导入GIS平台进行空间数据挖掘,并探讨把网格这一新环境引入道路工程灾害预警与诊治系统构建,以网格技术支持将不同等级道路在各个建设时期的灾害综合评价系统整合为一体系,实现道路工程灾害预警与诊治体系中灾害预报、检测、评价、防护、治理等资源的全面共享。通过依托工程进行工程实际应用示例。本书既可以作为高校选修教材,也可以供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交通道路工程防灾减灾研究现状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InSAR技术
1.4 CRInSAR技术工程应用
1.5 SDM空间数据挖掘
1.6 Grid网格技术研究与应用
1.7 3S+CRInSAR与Grid技术应用道路交通研究启示
1.8 主要研究内容
1.9 研究技术路线
1.10 研究创新点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3S+CRInSAR形变监测及空间数据挖掘
2.1 3S空间监测技术
2.2 3S+CRInSAR空间形变监测技术
2.3 SDM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2.4 3S+CRInSAR形变场空间分析方法
2.5 大区域、小尺度、高精度条带形变数据挖掘方法
2.6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交通道路工程防灾减灾检测监测技术
3.1 交通道路工程防灾减灾
3.2 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方法
3.3 道路工程病害检测技术
3.4 路基路面病害常规监测方法
3.5 道路工程灾害分析评价方法
3.6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道路交通防灾减灾Grid网格体系构建
4.1 道路工程防灾减灾网格特征
4.2 道路工程防灾减灾网格技术与构建
4.3 路线初步勘察地质灾害综合评价与设计体系
4.4 路线详细勘察设计优化体系构建
4.5 道路工程信息化施工与地质灾害预报处治体系
4.6 道路工程运营期灾害预警与诊治体系
4.7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3S+CRInSAR与SDM融合网格技术应用
5.1 3S+CRInSAR监控技术——禹登高速公路
5.2 3S+CRInSAR与SDM的地表形变演化——禹登高速公路
5.3 道路病害检测养护GIS管理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3S+CRInSAR道路灾害预警与交通流网格
6.1 BeiDou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6.2 CC云计算的3S+CRInSAR网格技术
6.3 道路灾害预警国家网格构建
6.4 道路灾害预警省区网格体系一中南地区(湖南省)
6.5 3S+CRInSAR的城市交通流控导——郑州市环城区
6.6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采空区路基路面变形破坏规律与控制
7.1 采空区路基路面数值模拟分析
7.2 采动区路基路面工程稳定性分析
7.3 采空区“活化”路基路面工程实例分析
7.4 振西煤矿浸水路基路面变形研究
7.5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章 浅埋大跨径连拱隧道施工空间力学特性
8.1 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方法
8.2 依托工程概况
8.3 大跨径连拱隧道明暗洞体、仰坡及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8.4 重载建筑物下大跨径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空间力学效应分析
8.5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成果
9.3 创新点
9.4 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