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背景
1.2 目标
1.3 本书适用范围
1.4 基本条件
1.5 术语定义
第2章 交通调查
2.1 信息收集内容
2.2 交通流状态信息
2.2.1 路段交通流量
2.2.2 交叉口交通流量
2.2.3 拥堵延时指数
2.2.4 服务水平
2.2.5 设计道路条件
2.2.6 实时交通流量
2.3 静态公交运营信息
2.3.1 交叉口的公交优先服务范围
2.3.2 公交车站位置
2.3.3 公交线路信息
2.3.4 公交运行时刻表
2.4 动态公交运营信息
2.4.1 交叉口信号控制状态
2.4.2 公交动态运行信息
2.5 其他信息
2.5.1 乘客满意度
2.5.2 公交服务质量
第3章 空间优先措施
3.1 概述
3.2 路段公交专用车道
3.2.1 基本概念
3.2.2 设置条件
3.2.3 设置方法
3.2.4 优缺点分析
3.3 公交专用进口道
3.3.1 基本概念
3.3.2 设置条件
3.3.3 设置方法
3.3.4 优缺点分析
3.4 公交专用路
3.4.1 基本概念
3.4.2 设置条件
3.4.3 设置方法
3.4.4 优缺点分析
3.5 公交专用道标志标线
3.5.1 公交专用车道标线
3.5.2 公交专用车道标志
3.6 间歇式公交专用道
3.6.1 基本概念
3.6.2 设置条件
3.6.3 设置方法
3.6.4 特点分析
3.7 “插队车道”
3.7.1 基本概念
3.7.2 设置条件
3.7.3 设置方法
3.7.4 特点分析
第4章 时间优先措施
4.1 时间优先概述
4.1.1 基本概念
4.1.2 被动优先控制概述
4.1.3 主动优先控制概述
4.1.4 优先请求的触发
4.2 被动优先方法
4.2.1 调整信号配时
4.2.2 调整交通流参数
4.2.3 协调预测控制
4.2.4 被动优先方法总结
4.3 主动优先方法
4.3.1 绿灯延长
4.3.2 绿灯提前
4.3.3 插入相位
4.3.4 相序变化
4.3.5 主动优先方法总结
第5章 预信号控制措施
5.1 公交进口道预信号控制基本原理
5.2 基于预信号的公交优先进口道布局形式
5.3 预信号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5.4 预信号公交优先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5.5 车辆停靠规则
5.6 公交候驶区长度
5.7 预信号的设置条件
5.7.1 道路几何条件
5.7.2 信号配时条件
5.7.3 交通流量条件
5.7.4 路段长度条件
第6章 公交优先性能评价
6.1 基本评价要求
6.1.1 评价对象和范围
6.1.2 数据采集
6.1.3 公交优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6.2 公交运行性能评价
6.2.1 路段公交优先性能评价
6.2.2 交叉口公交优先性能评价
6.2.3 公交服务水平评价
6.2.4 公交运营水平评价
6.3 外部性评价
6.3.1 公交优先建设水平评价
6.3.2 整体交通效益评价
6.3.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6.4 评价结果形成
第7章 典型应用案例
7.1 成都市有轨电车蓉2号线
7.1.1 案例概述
7.1.2 信号优先控制总体方案
7.1.3 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
7.1.4 典型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
7.2 上海市公交信号优先案例
7.2.1 上海陆家浜路公交信号优先(公交绿波+主动信号优先)
7.2.2 上海延安路公交优先项目
7.3 南京市公交优先控制系统
7.3.1 系统设计
7.3.2 技术特点
7.3.3 应用情况及成效
7.4 长沙市基于智能网联的公交信号优先案例
7.4.1 项目背景
7.4.2 技术方案
7.4.3 应用效果
第8章 展望
8.1 车路协同公交信号优先
8.1.1 特点
8.1.2 发展前景
8.2 自动驾驶公交优先
8.2.1 特点
8.2.2 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