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作品研究】
莫言研究述评
讲述平凡人们的改革故事
——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改革想象
张楚“小镇/小城”系列作品的叙事特质与意义
徐怀中军旅小说的艺术持守与风格演变
——从《西线轶事》到《牵风记》
小报视域中的丁玲
——兼论三十年代的文学、女性与政治话语
“孤岛”时期徐訏小说创作中的彼岸追寻
图像再现与意义重释
——视觉鲁迅的意指、形式及内涵(1949—1976)
【现代论坛】
察析以“西部”为关键词的几种书写方略:叙事位置、空间构建和经验书写
论顾彬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从欧美文化中心主义者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相对主义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林语堂文化转向的原因探究
第三种“模子”的发掘及其之于中国新文学理论建设的启示
从本事出发让诗思升腾
——阎晶明《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的守正与创新
【当代文学史透视】
九十年代小说对经济改革主题的多维透视
——以刘玉民、高晓声、肖克凡以及贾平凹等作家作品为考察核心
飘散在城市空间的乡土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乡土书写
“80后”成长小说的教育叙事与省思
——以韩寒、春树和孙睿的创作为核心
论新时期以来南京城市小说的审美特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研究】
隐秘而奇异的民族史学空间
——论现代电影文学史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包天笑的电影文学创作
民国时期苏联电影早期在沪传播史迹述略
中国早期电影编剧观的生成与形态(1919—1929)
表演·身份·话语——作为作家明星的艾霞之死
【戏剧与影视研究】
以梦为真:徐訏戏剧的审美现代性追求
——以拟未来派剧和荒诞剧为中心
论中国早期电影“革命”思潮
论冯叔鸾电影批评的戏曲美学范式
新冠疫情形势下地方影视产业的突围与重生
——以江苏为例
“文学结构”与“乡土情怀”的媒介跨越
——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