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兢平先生,祖籍浙江省吴兴县双林镇。1892年在江西省大庾县出生。早年就读南京私立汇文书院,1913年进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毕业。1916年以“庚子赔款”留学美国。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学成回国后,于1920至1922年秋,任教于复旦大学,为商科首任学长(即教务长)。1922年秋赴清华执教,曾任经济系教授、同学干事部书记(即主任)、清华同学会主要成员,1924年为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1929年,在国民政府财政部工作。同年,江南电气公司成立,应友人邀请转入实业界,赴浙江省杭州市筹备电厂,是为浙江电业开发的先声。
蔡兢平先生处事严谨,公正廉洁,为人刚正不阿。1930至1937年底,致力于杭州闸口电厂、艮山门电厂的建设和经营。1937年底杭州沦陷时,伸张民族气节,亲临炸毁苦心经营的厂房,告诫全体员工不做亡国奴,待到抗战胜利之时再回杭州重建电厂、重建家园。遂带领家眷、子女转入抗战后方,任职国民政府交通部邮政储金汇业局总务处处长,组建重庆邮政储汇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昆明分局,为开辟西南邮路、交通、邮政汇业和通过缅甸打开西南后方国外金融汇兑线路作过一定贡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毅然返回杭州,接收杭州电厂,将闸口电厂发电量提增,从而使杭州成为当时大陆可无限制供电、不实行分区轮流停电的都市。他又利用艮山门发电厂和附近铁路的优势,计划筹建大同电化厂,拟国产电池与美国的美孚公司抗衡,虽因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失控,困难重重,未能如愿,但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建立杭州电化厂提供了部分资料和物资。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内战全面爆发,国事艰危。先生的子女在他影响熏陶下成长,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事业心、爱国心,先后接受“大同”思想,投身于民主运动。他非但不加阻拦,还在暗地积极支持。1949年杭州解放前夕,利用他的社会影响力,在杭州和浙江的政界、金融界、实业界,为护厂、护校、护路、保护公用事业做了不少工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