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5 工作方法
1.6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6.1 国外油气化探发展概况
1.6.2 我国油气化探发展概况
1.7 研究区地理概况
1.7.1 自然地理
1.7.2 地貌景观观条件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层
2.2.2 岩浆岩
2.2.3 区域构造
2.2.4 地球物理特征
2.3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地球化学特征
2.3.4 地球物理特征
3 油气地质与成藏条件
3.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3.1.1 生油层条件
3.1.2 储集层条件
3.1.3 盖层条件
3.1.4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其相互配置关系
3.1.5 油气保存条件
3.2 油气富集规律
3.2.1 油气聚集与分布
3.2.2 断裂、不整合面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4 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效指标研究
4.1 地球化学场特征
4.1.1 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4.1.2 丰度场特征
4.1.3 地球化学场结构特征
4.2 化探有效指标研究
4.2.1 干扰因素
4.2.2 有效指标研究
4.3 地球化学烃场分布特征
4.3.1 A区块地球化学烃场分布特征
4.3.2 B区块地球化学烃场分布特征
5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模式研究
5.1 异常的圈定
5.1.1 异常的圈定与分类
5.1.2 异常评价特征指标
5.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5.2.1 A区块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5.2.2 B区块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5.3 近地表化探异常模式的研究
5.4 化探异常成因机理讨论
5.4.1 运移介质条件
5.4.2 运移动力
5.4.3 运移方式
5.4.4 运移通道
5.4.5 概念模式
6 综合异常解译推断及油气聚集区(带)的划分
6.1 综合异常解译推断
6.1.1 A区块异常的解译推断
6.1.2 B区块异常的解译推断
6.2 油气有利聚集区(带)的划分
6.2.1 A区块有利聚集带
6.2.2 B区块有利聚集带
7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