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教育智慧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9108793
  • 作      者:
    陈飞虎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飞虎,男,1971年生,湖南祁东人,湖南商学院副教授。先后于湖南师范大学修读汉语言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专业,2011年6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从事过中学教育、成人教育、高职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等不同教育类型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哲学、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编著教学用书15部,主持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和教研教改课题4项、校级重点课题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6项。坚信大学应该以思想改变世界,喜欢在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追求灵动而智慧的生活。
展开
内容介绍
  哲学是通向智慧的根基。哲学与政治的密切联系通向政治智慧,哲学与教育的密切联系自然能够促进教育走向智慧。
  人类分居各地,经历与体验不同,表达方式及行为习惯也各自有异,所形成的文化更是有天渊之别。传统中国政治及社会的构建、国人心灵的塑造,无不渗透着传统智慧的深刻影响。可以说,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发展史,就是传统智慧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不断更新、重塑的历史。而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而无断裂,则有赖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智慧之功。
  人类历经数百万年,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累积了一些极有价值的观念。这些观念如不能以某种方式汇聚保存,势将散失无踪,于是有识之士便有了兴办大学的冲动。今天我们所见的大学,在世界上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可谓异彩纷呈。这种多样性源自何处?多样性当中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旨归?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跨越学科的“追踪”。我们需要把近年来科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进展整合到一个问题框架中来,需要在一团乱麻中找寻大学及大学教育发展的脉络。
  尽管自然科学已经非常成功地为我们增加了知识,增强了我们行动的力量,但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的困境,使得人们迷失了方向,缺少判断能力,分不清事物的好与坏,行事全凭感觉与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现代科学缺乏哲学引领.进而缺乏智慧的结果。同样,教育也在“唯科学是求”,忽视了学人之间的多样性和美妙异常的细微差别。大学教育更像工业制造而远离了根本意义上的“农业规律”。在西学的冲击下,传统教育的智慧逐渐瓦解,中国大学教育丧失了共同的价值认同而陷于“精神分裂”。
展开
精彩书摘
  《教育博士文库:大学教育智慧论》:
  艺术催生科学,科学借助艺术。然而自近代科学诞生之后,科学与艺术渐行渐远,唯有哲学能将二者融会贯通。艺术是哲学的宠儿,哲学将其全部素质都淋漓尽致地赋予这个宠儿的身上,它在哲学家总揽全局的天才空想中获得表达创造的巨大空间。哲学是把漫无边际的知识冲动进行控制的表示,科学是一种被正确的哲学控制下的符合理性规律的演绎,是对事物深刻揭示的结果,……,具有严密性和排他性,即真理性。哲学对知识冲动的控制,对科学的引导,其本身就是导向一种艺术。
  尼采把艺术看作是“强力意志”的最高表现,赋予艺术开启一切上升高度的价值。因此,艺术比真理更宝贵、更重要,“我们有艺术,我们才不至于毁灭真理”,“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是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尼采将艺术与存在之本质、生命之意义、人类之未来等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赋予艺术无以复加的价值。在尼采那里,由于传统理性的衰落和非理性的兴起,艺术不再隶属于哲学,而成了启发哲学,指引哲学的母体,从而艺术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谢林(FriedrichWilhelmJosephvonSchelling)则把艺术看作是哲学的完成,他说:“在自然界,在道德界,在历史界,我们都还仍然只是处在哲学智慧圣殿的人口。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基本内容
第四节 主要观点和创新

第二章 生命的灵动与大学的存在
第一节 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
第二节 大学:人向上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大学教育连接探索知识与追求生命的热情

第三章 智慧: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
第一节 关于“知识目的论”
第二节 关于认识论与政治论
第三节 智性还需与德性相伴
第四节 智慧是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

第四章 智慧的特性与大学教育的智慧
第一节 智慧的美德和价值
第二节 对智慧的追问:大学自身的觉悟
第三节 对智慧的探求生生不息
第四节 智慧的特性
第五节 何为大学教育智慧

第五章 大学教育智慧之促成:反思与路径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演进与高等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智慧的缺失:现代大学教育问题丛生
第三节 大学教育如何拥有自身智慧
第四节 校园学习:大学教育如何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第六章 大学教育智慧之体现:科学、哲学、艺术与创造的融合
第一节 科学、哲学与大学教育
第二节 科学、哲学、艺术与大学教育
第三节 大学教育在创造中体现智慧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