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陵竹编技术与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350734
  • 作      者:
    张应军,李柏山著
  • 出 版 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应军,怀化学院研究员,正处级调研员,主要从事民族民间竹编文化与工艺研究。近二十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完成湖南省省级课题4项,参与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在研课题4项;已出版专著3部、教材1部;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内容涵盖武陵山片区竹编发展历史与现状、竹编所需的竹材的特性与利用价值、竹编用材与竹编工具,重点介绍立体竹编编织技法、 平面竹编编织技法、竹编器物编作步骤与编织技法图解。为了增强欣赏性,书后提供了部分武陵竹编欣赏作品。该书不仅展示了武陵山片区光辉灿烂的竹编文化,也展示了武陵山片区各民族的情操和风采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武陵竹编工艺发展历史

  中国的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先人们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且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种成形的胚坮,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人们还是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在其表面拍印上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武陵山片区的竹编工艺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据考古资料证明,在原始社会,人类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劳动,就用石刀、石斧、竹标枪、竹签等原始工具狩猎和耕种,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所收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有了剩余,为了使剩余食物得以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就发明了编织和制陶,砍来竹子、藤条,编成篮、筐和其他物件,用以盛放食物。据2004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南洪江市安江镇岔头乡岩里村考古发现,洪江高庙文化遗址中出土的7400年前的女性人体骨架,其下就有一块竹篾垫子和竹编饭盒。篾片之薄,与现在的同类物品没有视觉上的差别,说明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十分考究、精湛。经专家测定,篾垫比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竹席、竹篓、竹篮等要“年长”2000多岁,可见,武陵山片区洪江高庙文化遗址竹编垫子也成为迄今为止全国已知最早的竹工艺品。可以推断,武陵山片区的竹编文化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武陵山片区的竹编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武陵山片区的竹工艺从简单的日用品和农用品上升为工艺品的竹工艺制作,据相关资料显示,竹编技艺应是从宋初盛行,代代相传。如洪江市中方斗笠、会同县的肖氏家族竹编都始于宋初,特别是中方斗笠在宋代就成为了朝廷的贡品。武陵山片区很早就有了竹编器皿,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武陵山片区各地的工艺竹编勃然兴起,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得到完善,有150余种编织技法,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竹编文化遗产。

  武陵山片区竹编工艺与中国其他地区的竹编工艺一样,在父子相承、师徒相授的传统学艺方式中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它代代相传又代代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闪烁着武陵山片区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凝聚着竹工艺匠人们的心血和汗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古老的竹编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编织工艺日臻完美,花色品种不断增加。武陵山片区具有地方独特风采的特产竹编也逐步形成,特别是竹编工艺已从传统的生活用品发展为具有艺术欣赏性的工艺美术品,登上了艺术的殿堂。许多竹编工艺品还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安家落户”,为美化人民的生活,传播中华文明,增添大众审美情趣,做出了贡献。

  1986至200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生态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塑胶制品泛滥,使武陵山片区竹编制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原县级的竹器社几乎全部撤掉,人员分流或南下打工,机器设备当废铁卖掉,由此很多古老的竹编品种和独有的竹编技艺濒临失传,竹编非物质文化面临着“断流”的危险,竹编技艺后继乏人。从目前的情况看,武陵山片区竹编主要靠48岁以上的一批艺人支撑着,年轻人当中几乎无人肯学,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和着力培养竹编技艺传承人,这一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所以对武陵山片区竹工艺技艺进行保护和挖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00年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感召下,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武陵山片区竹编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不少竹编艺人领悟到了竹编文化潜在的巨大财富,逐渐走上了精湛的竹编艺术之路,由传统的生产竹编生活用品上升为生产竹编工艺品和旅游竹编产品。竹编工艺越来越精细,不少竹编作品斩获大奖、经济价值也不菲,令中外游客赞叹不已。竹编制作场所已由自家的小山村迁址到旅游景区租门面,边做边买,引人注目。可以说,当今武陵山片区的竹编文化与工艺正在焕发出它的青春与活力。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武陵竹编工艺发展历史与现状 / 1
第一节  武陵竹编工艺发展历史 / 1
第二节  武陵竹编工艺发展现状 / 3
第二章  竹材的特性与利用价值 / 5
第一节  竹材的特性 / 5
第二节  竹材的低碳环保意义 / 8
第三章  竹工艺产品生产加工使用的材料与工具 / 9
第一节  竹工艺产品生产加工使用的材料 / 9
第二节  竹工艺产品生产加工使用的工具 / 16
第四章  立体竹编编织技法 / 26
第一节  立体竹编编底编织技法 / 26
第二节  立体竹编编体编织技法 / 33
第三节  立体竹编收边编织技法 / 40
第五章  平面竹编编织技法 / 47
第一节  平面竹编平编基本编织技法 / 47
第二节  平面竹编收边编织技法 / 55
第六章  竹编器物编作步骤与编织技法图解 / 58
第一节  立体竹编器物编作步骤与编织技法图解 / 58
第二节  平面竹编器物编作步骤与编织技法图解 / 87
第三节  混合竹编器物编作步骤与编织技法图解 / 93
第四节  瓷胎竹编器物编作步骤与编织技法图解 / 102
第七章  武陵竹编艺术欣赏 / 108
第一节  立体竹编艺术欣赏 / 108
第二节  平面竹编艺术欣赏 / 118
第三节  混合竹编艺术欣赏 / 123
第四节  瓷胎竹编艺术欣赏 / 128
结束语 / 131
参考文献 / 132
后  记 / 13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