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书可以提高生活格调?
中华雅文化经典——重塑生活格调的决定性珍本
★这是一套什么书?
中华雅文化经典,遴选衣食住行、琴棋书画等能代表古人雅致生活的图书十部,是古人生活品位和生命追求的“美”之显现,是生活趣味和生活热情背后的诗意与优雅的表达。婉约深情,温暖美丽。既能提高生活品位,又有实用价值。
★内容有什么特色?
*彩四色装帧+几百幅经典插图+名家杂说+闲情趣味知识扩展
雅致文化、实用操作、趣味知识 融汇一炉
★适合哪些人阅读?
文化藏书——作为重塑生活格调的决定性珍本,是中产阶级提高文化格调理想;
案头之书——作为古人审美趣味的体现,是文化研究者的必备书;
普及读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沧海明珠,是大中学生文化修养必读书。
★《茶经》是世界*部茶学专著。
★《茶经》是历代制茶、饮茶、茶道演变的百科*书。
★《茶经》有数百幅经典插图,*彩四色装帧,打造迄今精美版本。
★《茶经》,品赏古代中国人清雅寂静的生活艺术。
★《茶经》文白对照,名家详解,教我们轻松读懂“茶道”的妙趣。
★《茶经》既可作为烹茶、饮茶,赏鉴茶具的技艺之书,也是修身养性、品赏茶美感之道的经典。
陆羽二十一岁时,踏上了游历考察之路。他一路风尘,经义阳、襄阳,过南漳,潜心寻觅茶事、茶情。
经过十余年实地考察,踏遍三十几个州,搜集上千条茶闻轶事,历经五年研究著述,又经五年增补修订,终成世界上*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茶经》共十节,综合论述了茶的起源、茶的用具、茶的采制、茶器、茶俗、茶事,以及饮茶技艺、茶道等内容,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自此,饮茶品茗成为中国人“意在物外”的生活艺术。
之后的茶道演变,无论是宋代宫廷的点茶斗茶,明清庭院的清雅茶聚,寺院茶仪的空灵持修,日本茶会的清寂和敬,都因《茶经》的启示,得以开创自称体系的饮茶天地。
《茶经》堪称历代制茶、饮茶、茶道演变的百科*书,既可作为烹茶、饮茶,赏鉴茶具的技艺之书,也是修身养性、品赏茶美感之道的经典。
【原文】
茶〔1〕者,南方〔2〕之嘉木〔3〕也。一尺〔4〕、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5〕,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6〕之。其树如瓜芦〔7〕,叶如栀子〔8〕,花如白蔷薇〔9〕,实如栟榈〔10〕,蒂〔11〕如丁香〔12〕,根如胡桃〔13〕。(瓜芦木,出广州〔14〕,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15〕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16〕,兆〔17〕至瓦砾〔18〕,苗木上抽〔19〕。)
【注释】
〔1〕茶:多年生深根茎常绿植物,属山茶科。茶树分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等种类,叶子呈椭圆形或长圆形,为革质,边有锯齿。茶树在晚秋时节开花,籽粒有棕褐色的坚硬外壳。其嫩叶经过加工,可成为供人饮用的茶叶。
〔2〕南方:唐代贞观元年(627),把疆土分为十道,古时南方指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几个区域,和现在按秦岭、淮河以南为南方的划分方式类似。唐代的产茶区也和现代行政区划基本一致,大概在今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浙江、江苏、上海、安徽、陕西南部、河南南部等地。
〔3〕嘉木:优质的树木,形态美好的树木。北宋苏东坡把茶称为“嘉叶”,和陆羽所称“嘉木”一样,用以赞颂茶之美好。
〔4〕尺:这里指量度标准和今天“尺”不同的古尺,唐代的尺有大小之分,通常来说以大尺为准。唐代大尺的标准为一尺三十厘米左右,比今天的尺稍短。
〔5〕巴山峡川:指重庆的东部和湖北西部区域。
〔6〕掇:拾捡。
〔7〕瓜芦:又称皋芦,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树木,叶和茶叶相似,味道非常苦。从晋朝开始,南方人就采摘瓜芦煎茶饮用。宋代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一书中记载了此种植物作为饮品,可以解渴消痰、醒神除烦以及明目的功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的味苦而色浊,味道比不上茶叶。
〔8〕栀子:又称黄栀子,茜草科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花色洁白,花香浓郁。其叶为长圆形,和茶叶相似。
〔9〕白蔷薇:蔷薇科的落叶灌木,树枝繁茂,枝上多刺。一般在春末夏初开花,花形酷似茶花。
〔10〕栟榈:即棕榈,果实和茶籽内实很像,略小一些。
〔11〕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12〕丁香:常绿乔木,又称丁子香或鸡舌香。叶子呈长圆形,花色淡红,果实长球形。生长在热带地区,花可以入药,籽粒可供压榨丁香精油之用,为芳香剂的一种。另外一种丁香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叶呈卵圆形或肾脏形,一般生长在中国北方地区,春季开花,花色为白或紫,有浓郁香味。
〔13〕胡桃:核桃科属深根植物,和茶树相似,主根系长可达三米,伸向土壤深处。
〔14〕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在唐代以前数易其名,到唐武德四年(621)才被称为广州;后又数次易名,今仍称广州。
〔15〕蒲葵: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棕榈科常绿乔木,叶片较大,呈掌裂状,可做成蒲扇。这种植物花很小,成熟的果实为黑色、椭圆形。
〔16〕下孕:植物根部往土壤深处生长。
〔17〕兆: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这里引申为种子生长的力量使地面土层开裂。
〔18〕瓦砾:质地很硬的砖头和瓦片,这里形容土层的坚硬。
〔19〕上抽:向上生长。
【译文】
茶是中国南方出产的一种优良木本植物。树高有一尺、两尺甚至几十尺的。在巴山峡川一带,有主干粗到两人才能合抱的茶树,砍掉枝条,才能采到茶叶。茶树的外形似瓜芦木,叶子似栀子,花似白蔷薇,种子似棕榈,蒂似丁香,根似胡桃树。(瓜芦木,出产在广州一带,叶似茶,泡茶喝味道苦涩。棕榈是蒲葵类植物,种子像茶籽。胡桃树和茶树一样,都是根向土壤深处生长,碰到非常硬的土中瓦砾,才撑裂地面向上生长。)
……
一之源
古时文人有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国人从何时开始饮茶,尚无定论,不过从西汉时,已有关于饮茶的文献记载。不管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茶就这样淡然地在杯中微微漾开,参与见证着千百年来人间的繁华或寂寥。
二之具
唐代是茶文化的发展期,尽管这时已经有贡茶,陆羽也说过贵族之家饮茶要二十四器皆备才行,但是这依然是以文人、僧人为领导的茶文化时代,更看重品饮时的精神享受。
三之造
采茶不仅是茶农的乐事,也是一些文人隐者的雅事。唐代皇甫曾写了一首《陆鸿渐采茶相遇》,诗里说:“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其中的隐逸之趣,给采茶这件平常事平添了一层美学色彩。
四之器
陆羽所说的茶器,并非今人狭义的饮茶器具,而是包括烹茶、品茶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有风炉、筥、炭、火等二十四种。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对器具的要求非常讲究。
五之煮
古代文学作品里,不乏对“融雪煮茶”的描述,唐代诗人白居易《晚起》中说:“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陆游《雪后煎茶》诗云:“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六之饮
无论是戴昺“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还是徐祯卿“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或是郑板桥“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文人杯中永远荡漾着茶之性灵。
七之事
与茶有关的轶闻传说,体现出茶非同一般的自然本性。它源于自然,又和自然界的人神鬼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冲淡纯净,却被世人赋予高贵的品格。在所有的饮食素材中,它应该算最特别的一种。
八之出
湖州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陆羽就曾经隐居在此地的苕溪一带,考察茶事,潜心著《茶经》。这里不但出名茶,还出现不少著名的茶人。
九之略
那些喜欢山林野趣的古人,一路寻踪心灵自由的山野高人,饮茶则大壶大碗,溪边林下,开怀畅饮。茶佳器洁,只要有购买能力,人人都可做到。但古人喝茶的那番雅趣,新泉活火、松风竹炉、隔篱相呼的那份情怀,今人却难以追寻。
十之图
陆羽所说的图,是用白绢把采茶制茶的全部工程绘制书写出来,以做日常指导之用。据考证,古时家用屏风多以四六幅为主,陆羽所述之图可以是挂于墙壁的挂图,也可以做成屏风放置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