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钧,岩土力学与工程、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1949年春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1956年随苏联专家CHI/ITKO教授攻读钢桥工程副博士学位,1980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资深荣誉一级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历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现学会顾问、名誉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现名誉理事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土建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国内外若干所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名誉教授、客座研究员。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建立并开拓了新的学科分支——地下结构工程力学,是国内外该子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在岩土材料工程流变学、地下结构黏弹塑性理论、地下防护工程抗震抗爆动力学、城市环境土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学科领域有深厚学术造诣并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叶起,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咱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省、部(上海市)级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各项重点工程研究课题约70项。参与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诸如: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京珠高速、秦岭高速、兰武客运专线等越岭公路、铁路隧道群;厦门、青岛和长江口海底隧道,多座跨越长江/黄浦江/钱塘江水底隧道;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天津、杭州、青岛等诸大城市的地下铁道和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鲁布革、天生桥、天荒坪、拉西瓦、小湾和漫湾等水电地下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广州从化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淮南、淮北大型煤矿山巷峒工程;以及长江中、下游和跨越珠江若干座特大跨悬索大桥和斜拉大桥工程(阳逻、润扬、苏通、泰州、虎门一桥)等等,不一而足。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并专著10部、参著3部学术著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