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于道 薛船长的航运强国梦》:
身边有太多朋友千方百计地要把孩子送到重点小学、重点初中,殷切地盼望着孩子长大后能读个好大学。每看到此种情景,我都会泼冷水:“那些重点小学、重点初中,你怎么知道它不是在害孩子呢?”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是要玩,要他考高分,不是害孩子是什么呢?浙江大学郑强教授说:“我痛心呀!中国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被搞死在起跑线上!”他的看法倒与我差不多。
望子成龙99%是要失望的,因为能够成龙的毕竟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人家的孩子都成为普通劳动者。
包括我们20世纪80年代读高中的一代,那时高中还是精英教育,现在绝大部分高中同学都是靠辛勤工作,拿一份普通的薪水养家,生活本来就是这样。
孩子喜欢什么运动,就应拼命去玩,凭着棒棒的身体,谋份体力活也很不错。为什么非得读大学呢?亲眼看到好几个孩子,从娃娃长大,读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再读重点大学,结果读成书呆子。可悲的书呆子连书都不会读,与人无话可讲,不是有水平讲不出,而是肚中无货。除了考试别的都不会,读书不会,连谈恋爱都不会,更不会像我们从小被人打趣:“不会喝酒,将来怎样去老丈人家呢。”人民大学张鸣教授说,学习越好的学生,往往越没有后劲,精力都用在考试上了,很多博士都没读过几本书。理科博士没读过几本书就算了,文科博士好些竟然也没读过多少书。
任何学历,有效期只有三年,人生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
有个同事的女儿,初中毕业读了卫校,三十来岁就工作了近二十年,边干边学,成为相当优秀的护士,本科毕业的护士,血管未必有她扎得好,人家十来岁就扎血管了,本科生二十三四岁才开始扎呢。
很多行业高学历有什么用呢?哪怕是双料博士,做船长未必能有我的同学们好。我们都是做了很多年水手,一步步磨炼出来的,每一个挫折、每一滴汗水都是学习。
倒是欧洲多年来就业困难,有的年轻人读完一个学位再读一个,拿几个博士学位的也大有人在,校园成了避世的去处,因为很多专业是没法就业的,比如在汶川地震中出名的“范跑跑”老师,学历史的,除了做老师,很难有别的机会凭专业来就业。“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几年一定有很多人会更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在大学生还很少的20世纪90年代初,村里就有女生本科读了一年退学去学裁缝了,因为大学取消毕业分配了,那时就业艰难程度比今天更甚。
学制完全可以缩短,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因为初中和高中最后一年大多不学新课程,都是在“炒冷饭”。孩子十七八岁参加工作刚刚好,迪斯尼招工年龄要求18岁,国家征兵也是18岁嘛。有亲戚抱怨读高中的儿子变得特别逆反,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在家打游戏。我说很简单,16岁啦,叫他出去打份工,不可在家吃闲饭,惯孩子是在害孩子,必须当头一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