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名家讲国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099369
  • 作      者:
    楼宇烈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名家讲国学》作者阵容强大,内容深入浅出,可作为大中专学生,教育工作者,普通大众了解国学的参考用书。

展开
作者简介
  楼宇烈,1934年12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0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自此便一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曾讲授过中国哲学史(通史)、近代中国哲学(专题)、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专题)、中国哲学名著概论(史料学)、中国哲学原典选读(周易、老子、庄子、法言、朱子语类、天演论、仁学、章太炎佛学著作选读等)、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宗教学(史)研究方法、佛典名著概论(史料学)、佛教原典选读等多门课程。
展开
内容介绍
  《名家讲国学》汇集了楼宇烈、王殿卿、林崇德、启骧等国内学术界知名学者和专家在什刹海书院历届全国中小学校长暨名师国学论坛的演讲稿共9篇,包括“国学概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师德观”“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管理“儒家伦理”“中国书法”“禅茶一味”等方面内容,分别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用平实的语言透彻讲解看似高深复杂的知识和思想,高屋建瓴,解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可谓内容多样,精彩纷呈。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学概论
  楼宇烈
  一、国学复兴的背景和意义1
  记得1989年时,《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国学在燕园悄悄兴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个强势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它的
  *楼宇烈:什剎海书院导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根据楼宇烈先生在“什刹海书院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校长暨名师国学论坛”的讲座录音整理并经先生审定。
  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迅速地扩大,冲击了许多本土的文化。所以逐渐地,文化开始出现一种趋同的现象,大家都赶时髦,很多地方的文化、本土的文化在迅速地消亡。所以这时,联合国成立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因为文化很多不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思想层面的,所以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消逝。不像物质文化,凝聚在物质上面,有的可以一直保存下来,比如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青铜器、陶瓷制品等等,这物质文化它能够流传下来。精神文化,也就是非物质、口述的文化遗产,随着一代人的离世,就会慢慢地湮灭了。所以当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袭来以后,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也在迅速地被强势的、流行的文化所取代。所以二十世纪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开始讨论文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不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模式,还要经过时代和实践的检验。而在文化上面,更多人认为文化不应该趋同,文化应该保持多元,因为都是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才能够推动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文化总是在交流中相互批评,相互学习,才会发展,如果文化趋同了还怎么相互学习呢?所以那时,全球出现了一个文化寻根热。
  重新来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去寻找我们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之根。许多有见识的人讲,现在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同,但是在文化上面,应该是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意义。我觉得这样一个对文化的认识是很有意义,也很深刻的。我们只有保持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色、地区特色,那么才可以领略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类的文化。现在很多人已经感觉到,我们哪里都差不多,所谓的千城一面。我们越来越失去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所以在文化样式上,大家都觉得应该多元,而且是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文化开始涌进来,在中国被广泛地传播。当时有一部电视纪录片《河殇》,主题是讨论比较中西方文化问题,很有代表性。《河殇》比较的结果是,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耕作在黄土地上,简称为黄色文化,其特性是保守、缺乏自我更新机制;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工业文明的产物,是海洋文化,海洋是蓝的,简称蓝色文化,它不断地开放、创新、发展。所以经过比较后,《河殇》的结论是,抛弃黄色文化,拥抱蓝色文化。这是当时比较典型的代表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理念,要我们抛弃黄色文化,拥抱蓝色文化。当时也有很多的人对这样一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甚至批评,强调我们还是要坚持我们的文化的主体。所以这时我们开始逐渐关注、研究传统文化。在北大成立了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后来改名叫作国学研究院,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在我们国内掀起了一个国学热,而且越来越热。
  让我们重新来思考我们的传统文化,究竟对当今的社会还有什么样现实的意义。由于我们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就在一步步地向西方文化学习,对自己的传统是越来越隔断,形成传统文化的断层。尤其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连根拔起。所以我们的广大民众,已经非常缺乏对文化传统的了解,或者是最多停留在一些外在的形式上面,已经很少能搞清楚文化传统的根本精神。即使在外在的形式方面,其实也多被西方的文化所扭曲,甚至被解构。
  最明显的可以从中医来看,我们很长的时间里非常重视中医,在七十年代初时,毛泽东还强调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很好地继承、发扬,后来又提出要中西医结合。现在这几年,大家都在讨论,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实际上是在消解我们的中医,解构我们的中医。现在到中医医院去,它所有的检测手段跟西医医院是一样的,验血,透视,做CT、B超。那么我们中医的传统诊断、诊病的方法,所谓四诊——望闻问切,还剩下多少呢?基本上没有了,只有极少数人在做。我们整个中医的理念也完全被改变了。
  二、国学的概念和内涵
  从二十世纪初以来,人们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反复地比较,来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到了三十年代,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以国字加在上面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比如说我们的绘画,称为国画;我们的中医当时不叫中医,叫国医;我们的音乐叫国乐;我们的武术叫国术等等,所以同时也就出现了国学概念。在洋务运动的时候就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洋务运动的领袖张之洞提出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个概念后来又被逐步变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中学又被称之为国学。总之,不管旧学也好,中学也好,国学也好,指的都是中国本土的传统的文化学术。
  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讲,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国学。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是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艺的层次,一个是道的层次。艺的层次,是指许许多多具体的形式的具体表达、表现文化现象,比如琴棋书画、诗歌、词曲,都是艺的层次,我们称为文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的概念是很广泛的,讲传统文化的六艺概念,其实也有两个不同的理解。一个指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也可以称为六艺,属于思想理论方面,也可以称为道德层面。六艺还有一个术的层面或者艺的层面,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也属于艺的方面。所以艺的方面包括文学艺术等方面,也包括六艺。六艺里的射、御其实就是体育活动,后来我们各种各样的拳,太极拳、武当拳、五擒戏、八段锦都是六艺。各种各样的手工制造,都属于技艺,而最重要的技艺实际上就是来保护我们生命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所以这是艺的层面。
  于是有很多人认为,国学应该更偏重于学术层面,理论精神层面,就像当时的一些著名的学者比如梁启超都主张国学应该理解为中国传统学术这样的层面,不能把其他的艺这个层面都包括在里面,不然没有分工了。我们艺术层面的已经有国画、国术、国医等等,那么国学就应该更偏重于文化学术层面。所以当时对于国学有很多其他的称呼,称它为国粹,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间最精粹的东西,这个太窄了。所以又把它称为国故,就是一切我们过去的传统,也太宽了。所以国学这个概念,其实很难界定它,它宽可以宽到包括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又窄到有的人认为,国学只是应该包含经学,就是前面提到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最多再包括小学的内容,这个小学不是小学校的小学,而是指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训诂学,即读经必备的语言文字的基础性的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称为小学。所以小学这个概念很复杂,最初是指孩子的教育,也叫小学,就跟我们现在的小学校差不多。后来小学是专指文字语言、音韵、训诂,这些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它是我们阅读经典的基础学问。所以到现在,国学概念的认同也还不是完全统一的,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关系,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我觉得还是跟其他的具体的可操作层面的文化做一个区别,那么国学应该侧重在我们传统的文化思想层面,这样定义比较妥当一些。
  我们也可以把其他的可操作层面的文化包含在大国学的概念里,而且从中国的传统来讲,下学和上达是分不开的,它应该包含这些具体可操作层面的文化现象。所谓下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东西,上达就是明白天道性命之理。所以下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实践层面的东西,而上达是从道理上来明白我们为什么这样做,这就是所谓的天道性命之学。从广义上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上达和下学是不能够分割的。我们明白了道理,就要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去贯彻到落实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我们在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惯、规矩,我们又要把它提升到对做人道理的认识上来。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知和行不能分开,我们上达天道性命是知,我们下学人伦日用是行,知不能离开行,行也不能离开知。我们认识了以后,就要这样去做,在做中又要不断地加深对做人的道理的把握。所以笼统地来讲,国学就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侧重点可以放在传统文化中的学术思想和道理上,但是学术思想也不能是空洞的,必须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间,和生活密切地结合。
  我们现在推行儿童的国学教育可以从蒙学开始,从孩子们、儿童开始,从蒙学教育开始,读《弟子规》。《弟子规》是讲作为一个儿童,他应该遵守的言论、行为的规矩,这是一个很好的儿童读物。不光要会读、会背,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读《弟子规》很重要,但是去按照《弟子规》的行为、言行的规矩去做,更重要。《弟子规》能够倒背如流,但是《弟子规》里面要求我们做的事一件也没做到,没作用。所以哪怕他不能倒背如流,能够从最简单的《弟子规》里的要求做起。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你们,立刻就去答应,他能做到这一条,父母呼,应勿缓,那就不错。晨则省,昏则定,早晚问一下安,或者打个招呼。出必告,反必面,外出告诉一下父母我去哪里,去干什么。回来以后,告诉一下父母家人,我平安地回来了,让家里长辈放心。我们读了《弟子规》,这是最起码要做到的三条。一个孩子读了《弟子规》后,即使不能够完全背出来,但他能够做到这三条,那就没有白读,做到了知行合一。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强调要知行合一,上达要下学,下学一定要上达。
  ……  国学概论
  楼宇烈
  一、国学复兴的背景和意义1
  记得1989年时,《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国学在燕园悄悄兴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个强势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它的
  *楼宇烈:什剎海书院导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根据楼宇烈先生在“什刹海书院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校长暨名师国学论坛”的讲座录音整理并经先生审定。
  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迅速地扩大,冲击了许多本土的文化。所以逐渐地,文化开始出现一种趋同的现象,大家都赶时髦,很多地方的文化、本土的文化在迅速地消亡。所以这时,联合国成立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因为文化很多不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思想层面的,所以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消逝。不像物质文化,凝聚在物质上面,有的可以一直保存下来,比如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青铜器、陶瓷制品等等,这物质文化它能够流传下来。精神文化,也就是非物质、口述的文化遗产,随着一代人的离世,就会慢慢地湮灭了。所以当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袭来以后,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也在迅速地被强势的、流行的文化所取代。所以二十世纪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开始讨论文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不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模式,还要经过时代和实践的检验。而在文化上面,更多人认为文化不应该趋同,文化应该保持多元,因为都是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才能够推动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文化总是在交流中相互批评,相互学习,才会发展,如果文化趋同了还怎么相互学习呢?所以那时,全球出现了一个文化寻根热。
  重新来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去寻找我们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之根。许多有见识的人讲,现在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同,但是在文化上面,应该是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意义。我觉得这样一个对文化的认识是很有意义,也很深刻的。我们只有保持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色、地区特色,那么才可以领略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类的文化。现在很多人已经感觉到,我们哪里都差不多,所谓的千城一面。我们越来越失去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所以在文化样式上,大家都觉得应该多元,而且是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文化开始涌进来,在中国被广泛地传播。当时有一部电视纪录片《河殇》,主题是讨论比较中西方文化问题,很有代表性。《河殇》比较的结果是,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耕作在黄土地上,简称为黄色文化,其特性是保守、缺乏自我更新机制;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工业文明的产物,是海洋文化,海洋是蓝的,简称蓝色文化,它不断地开放、创新、发展。所以经过比较后,《河殇》的结论是,抛弃黄色文化,拥抱蓝色文化。这是当时比较典型的代表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理念,要我们抛弃黄色文化,拥抱蓝色文化。当时也有很多的人对这样一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甚至批评,强调我们还是要坚持我们的文化的主体。所以这时我们开始逐渐关注、研究传统文化。在北大成立了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后来改名叫作国学研究院,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在我们国内掀起了一个国学热,而且越来越热。
  让我们重新来思考我们的传统文化,究竟对当今的社会还有什么样现实的意义。由于我们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就在一步步地向西方文化学习,对自己的传统是越来越隔断,形成传统文化的断层。尤其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连根拔起。所以我们的广大民众,已经非常缺乏对文化传统的了解,或者是最多停留在一些外在的形式上面,已经很少能搞清楚文化传统的根本精神。即使在外在的形式方面,其实也多被西方的文化所扭曲,甚至被解构。
  最明显的可以从中医来看,我们很长的时间里非常重视中医,在七十年代初时,毛泽东还强调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很好地继承、发扬,后来又提出要中西医结合。现在这几年,大家都在讨论,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实际上是在消解我们的中医,解构我们的中医。现在到中医医院去,它所有的检测手段跟西医医院是一样的,验血,透视,做CT、B超。那么我们中医的传统诊断、诊病的方法,所谓四诊——望闻问切,还剩下多少呢?基本上没有了,只有极少数人在做。我们整个中医的理念也完全被改变了。
  二、国学的概念和内涵
  从二十世纪初以来,人们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反复地比较,来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到了三十年代,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以国字加在上面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比如说我们的绘画,称为国画;我们的中医当时不叫中医,叫国医;我们的音乐叫国乐;我们的武术叫国术等等,所以同时也就出现了国学概念。在洋务运动的时候就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洋务运动的领袖张之洞提出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个概念后来又被逐步变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中学又被称之为国学。总之,不管旧学也好,中学也好,国学也好,指的都是中国本土的传统的文化学术。
  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讲,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国学。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是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艺的层次,一个是道的层次。艺的层次,是指许许多多具体的形式的具体表达、表现文化现象,比如琴棋书画、诗歌、词曲,都是艺的层次,我们称为文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的概念是很广泛的,讲传统文化的六艺概念,其实也有两个不同的理解。一个指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也可以称为六艺,属于思想理论方面,也可以称为道德层面。六艺还有一个术的层面或者艺的层面,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也属于艺的方面。所以艺的方面包括文学艺术等方面,也包括六艺。六艺里的射、御其实就是体育活动,后来我们各种各样的拳,太极拳、武当拳、五擒戏、八段锦都是六艺。各种各样的手工制造,都属于技艺,而最重要的技艺实际上就是来保护我们生命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所以这是艺的层面。
  于是有很多人认为,国学应该更偏重于学术层面,理论精神层面,就像当时的一些著名的学者比如梁启超都主张国学应该理解为中国传统学术这样的层面,不能把其他的艺这个层面都包括在里面,不然没有分工了。我们艺术层面的已经有国画、国术、国医等等,那么国学就应该更偏重于文化学术层面。所以当时对于国学有很多其他的称呼,称它为国粹,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间最精粹的东西,这个太窄了。所以又把它称为国故,就是一切我们过去的传统,也太宽了。所以国学这个概念,其实很难界定它,它宽可以宽到包括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又窄到有的人认为,国学只是应该包含经学,就是前面提到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最多再包括小学的内容,这个小学不是小学校的小学,而是指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训诂学,即读经必备的语言文字的基础性的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称为小学。所以小学这个概念很复杂,最初是指孩子的教育,也叫小学,就跟我们现在的小学校差不多。后来小学是专指文字语言、音韵、训诂,这些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它是我们阅读经典的基础学问。所以到现在,国学概念的认同也还不是完全统一的,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关系,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我觉得还是跟其他的具体的可操作层面的文化做一个区别,那么国学应该侧重在我们传统的文化思想层面,这样定义比较妥当一些。
  我们也可以把其他的可操作层面的文化包含在大国学的概念里,而且从中国的传统来讲,下学和上达是分不开的,它应该包含这些具体可操作层面的文化现象。所谓下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东西,上达就是明白天道性命之理。所以下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实践层面的东西,而上达是从道理上来明白我们为什么这样做,这就是所谓的天道性命之学。从广义上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上达和下学是不能够分割的。我们明白了道理,就要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去贯彻到落实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我们在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惯、规矩,我们又要把它提升到对做人道理的认识上来。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知和行不能分开,我们上达天道性命是知,我们下学人伦日用是行,知不能离开行,行也不能离开知。我们认识了以后,就要这样去做,在做中又要不断地加深对做人的道理的把握。所以笼统地来讲,国学就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侧重点可以放在传统文化中的学术思想和道理上,但是学术思想也不能是空洞的,必须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间,和生活密切地结合。
  我们现在推行儿童的国学教育可以从蒙学开始,从孩子们、儿童开始,从蒙学教育开始,读《弟子规》。《弟子规》是讲作为一个儿童,他应该遵守的言论、行为的规矩,这是一个很好的儿童读物。不光要会读、会背,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读《弟子规》很重要,但是去按照《弟子规》的行为、言行的规矩去做,更重要。《弟子规》能够倒背如流,但是《弟子规》里面要求我们做的事一件也没做到,没作用。所以哪怕他不能倒背如流,能够从最简单的《弟子规》里的要求做起。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你们,立刻就去答应,他能做到这一条,父母呼,应勿缓,那就不错。晨则省,昏则定,早晚问一下安,或者打个招呼。出必告,反必面,外出告诉一下父母我去哪里,去干什么。回来以后,告诉一下父母家人,我平安地回来了,让家里长辈放心。我们读了《弟子规》,这是最起码要做到的三条。一个孩子读了《弟子规》后,即使不能够完全背出来,但他能够做到这三条,那就没有白读,做到了知行合一。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强调要知行合一,上达要下学,下学一定要上达。
  ……
展开
目录
什刹海书院文库总序 汤一介 / 1
国学概论 楼宇烈 / 001
一、国学复兴的背景和意义 / 001
二、国学的概念和内涵 / 005
三、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 009
四、现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 / 026
中国传统书法 爱新觉罗·启骧 / 034
一、书法文化的内涵 / 035
二、书法的法则和规律 / 042
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 林崇德 / 055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与传统的师德观 / 056
二、师德的重要性 / 065
三、中华民族师德观的内容 / 072
2
四、结束语:三点感受和希望 / 083
儒家伦理 中华美德 学校德育 王殿卿 / 085
一、时代——我们赶上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时代 / 086
二、德目——寻求中国人的共同价值 / 096
三、转化——儒家伦理、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 / 110
四、模式——文以载道 三维互动 / 123
五、队伍——大力培训国学师资 / 123
在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中传承本土历史文化 程方平 / 125
如何在现代中国理解“君子”、“小人” 干春松 / 189
一、《狼图腾》与竞争性社会 / 191
二、君子和小人之辨 / 200
三、君子的“爱”与“礼仪生活” / 210
四、现代社会是否需要君子 / 214
传统文化和教育管理 雷原 / 220
一、方法论与价值观 / 222
二、正确的教育思想 / 237
三、正确的管理理念 / 267
3
四、现阶段如何实现转型以及转型阶段的教育措施 / 273
《论语》与基础教育 方朝晖 / 282
禅茶一味古今谈 宣方 / 309
“禅茶/茶禅一味”古已有之? / 310
圆悟克勤写过“茶禅一味”的法帖吗? / 311
“禅茶/茶禅一味”的来源 / 314
中国历史上的茶与佛教 / 315
禅茶一味之境 / 322
中日禅茶文化之差别 / 324
今天我们如何体验茶禅一味 / 32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