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抗滑桩国内外应用现状
1.2.2 抗滑桩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抗滑桩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2.4 双排抗滑桩的研究现状
1.3 抗滑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 桩间及桩后土拱效应研究
2.1 土拱效应产生的条件
2.2 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
2.3 土拱效应的发展特征
2.3.1 有限元分析模型
2.3.2 土拱效应的形成
2.3.3 土拱效应的发展过程
2.3.4 桩后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双排桩桩排问土拱效应研究
2.4.1 有限元分析模型
2.4.2 桩排间土拱效应的形成机制
2.4.3 桩排问土拱效应的发展规律
2.4.4 桩间距与桩宽之比对桩排问土拱效应的影响
2.4.5 桩排距对桩排间土拱效应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土拱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3.1 五色土模型试验及监测结果分析
3.1.1 五色土模型试验介绍
3.1.2 桩后土体位移的发展规律
3.2 原色土模型试验及监测结果分析
3.2.1 原色土模型试验介绍
3.2.2 桩后土拱拱圈的破坏规律
3.2.3 桩后土拱拱圈的破坏机理分析
3.3 三维缩尺寸模型试验及监测结果分析
3.3.1 试验相似性设计
3.3.2 试验装置
3.3.3 试验过程及步骤
3.3.4 监测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抗滑桩抗滑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
4.1 抗滑桩的工作状态
4.2 抗滑桩内力的计算
4.2.1 抗滑桩截面弯矩的计算
4.2.2 抗滑桩内力分布的计算
4.3 滑坡剩余下滑力的反演
4.3.1 优化反演分析的基本原理
4.3.2 反演分析结果的检验与评价
4.4 计算实例
4.4.1 工程概况
4.4.2 抗滑桩的内力计算
4.4.3 抗滑桩所受滑坡剩余下滑力的反演
4.4.4 抗滑桩工作状态的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抗滑桩截面尺寸和桩间距的合理取值
5.1 土拱的力学分析
5.2 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计算
5.3 实例分析
5.3.1 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滑坡概况
5.3.2 K103滑坡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5.3.3 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前后的稳定性分析
5.3.4 完成应急治理工程后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5.3.5 桩间距合理取值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6 双排抗滑桩桩顶连接方式的优化设计
6.1 桩顶连接方式
6.2 分析方法与计算模型
6.2.1 双排桩桩顶连接方式的数值模拟方法
6.2.2 数值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6.3 桩顶连接方式对双排桩侧向位移和内力分布的影响
6.3.1 不同桩顶连接方式双排抗滑桩的侧向位移
6.3.2 不同桩顶连接方式双排抗滑桩的弯矩
6.3.3 不同桩顶连接方式双排抗滑桩的剪力
6.4 合理桩顶连接方式的选择
6.5 实例分析
6.5.1 桩顶为同排相连的实例分析
6.5.2 桩顶为前后排相连的实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优化设计
7.1 桩排距对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影响研究
7.1.1 有限元分析模型
7.1.2 计算结果分析
7.2 连系梁对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影响
7.3 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合理取值
7.4 本章小结
8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计算方法研究
8.1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计算模型
8.1.1 桩间土体应力计算
8.1.2 桩间土体模型参数的推导
8.1.3 基本假定和有限元模型
8.1.4 有限元计算模型参数
8.1.5 计算结果分析
8.1.6 弹性模型及计算结果分析
8.2 桩与锚固段岩土相互作用
8.2.1 刚性桩与弹性桩
8.2.2 弹性地基梁法
8.2.3 弹塑性计算方法
8.2.4 算例
8.3 本章小结
9 双排长短组合桩的研究
9.1 有限元模型
9.1.1 基本假设、模型及其简化
9.1.2 材料参数设置
9.2 后排桩沉埋深度对双排桩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分析
9.3 桩排距对双排长短组合桩后排桩最优沉埋深度的影响
9.4 双排长短组合桩与常见双排桩的对比
9.4.1 与大孔径单排抗滑桩的对比
9.4.2 与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的对比
9.4.3 与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对比
9.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