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84116
  • 作      者:
    朱生樑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朱生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首席专家,海派中医丁氏内科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基地传承人。领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胃食管反流病协作组组长单位,擅长脾胃病诊治,尤其是在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成绩比较突出。
展开
内容介绍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从中西医角度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概括了西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新诊疗进展,着重讲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中医理论、中医诊断及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常用中药、特色疗法、调摄与护理、饮食药膳及调养,总结了大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古今名医经验及名医验案。《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具有突出的专业性、前瞻性和学科优势性。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主要面向中低年资医师,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在短时间内提高临床医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
精彩书摘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一、“六郁”与胃食管反流病
  “郁”有抑而不扬、滞而不行、运而不畅之义。《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戴元礼进一步解释说:“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胃食管反流病初病在“气”,先由气郁而衍生血、火、痰、湿、食诸郁。喜怒无常、忧愁思虑或饮食不节、寒温失宜等因素可引起气郁。气郁首责于肝,肝病及脾,脾胃气滞,升降失常,浊邪上犯,见吞酸吐苦、胸膈痞闷等症;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气滞则血行不畅,可见胸膺胀闷疼痛、胁肋胀痛等症,郁久化火,则见泛酸、胸骨后烧灼感、口干苦等;脾气损伤,运化失司,聚湿生痰或食滞不化,可见呕恶痰涎、暖气酸腐等。且六郁可相因为患,证候变化多端。
  二、胃食管反流病与“六郁”辨治
  1.气郁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而食管为胃气所主,功能归于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也”,其病机多以气郁为先。脾胃气郁而失其升降,肝气郁而失其条达,肺气郁而失其宣肃,大肠气郁而失其通导。临床可表现胸膺部胀闷不舒,暖气频频,泛酸,胁肋作胀、每因情志抑郁而发,胃脘痞满,大便滞而不畅、秘而不行;舌淡苔薄,脉弦。辨治本证从燮理脏腑气机着眼,理气解郁,和胃制酸,以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加减。
  2.血郁胃食管反流病病变迁延日久,可由气滞而血瘀、气虚而致瘀,或郁久化热,耗伤阴血,津枯血燥而致瘀。所谓“久病必瘀”,血郁之证见矣。临床常表现为吞咽食物梗阻,伴胸膺部或胸骨后胀满刺痛,嗳气不舒,纳少乏力,甚则食入即吐,水饮难下,病史较久,大便干结;舌质暗、舌边有瘀点,脉细涩。宗《内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乃至和平”之大法,治以开郁行气、活血化瘀、和胃降逆,以膈下逐瘀汤、失笑散加减。
  3.火郁“气有余便是火”。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多见肝气怫郁、情志不舒,日久气郁化火;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化火生热,成火郁之证。如林佩琴所云:“相火附木,木郁则化火,为吞酸胁痛。”症见泛酸,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伴疼痛,进食热、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时加重,胁肋胀痛,胃脘灼痛,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解郁泻热、和胃降逆,以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之。
  4.痰郁、湿郁痰湿的形成多由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所致。其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丹溪认为“痰之为物,在人身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痰性黏腻,湿性重浊,两者皆为阴邪,易阻气机,不易速去。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情演变过程中常见痰湿内蕴、胶着难解之证,临床表现为嗳气,吞咽如梗,状若梅核,胸部闷胀,胃脘痞满,呕恶痰涎,大便黏滞不爽;舌苔腻,脉弦滑。治以行气化痰、健脾利湿、和胃降逆,以半夏厚朴汤、平胃散加减。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胃食管反流病定义及流行病学
第一节 定义
第二节 自然病程及危险因素
第三节 流行病学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学
第一节 食管的运动功能
第二节 食管的感觉功能
第三节 食管的黏膜防御功能
第四节 食管的抗反流机制
第五节 胃、十二指肠与胃食管反流病
第六节 遗传因素及其他

第三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第五节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第四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中医理论
第一节 中医对食管的认识
第二节 脾胃通降理论
第三节 升降相因理论
第四节 脏腑相关理论
第五节 六郁理论
第六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认识

第五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第一节 致病因素
第二节 病机特点

第六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诊断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诊法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

第七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临床论治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症状的中医论治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特色疗法

第八章 胃食管反流病常用药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常用中药及现代药理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常用中药药对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病常用方剂
第四节 胃食管反流病常用中成药

第九章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调摄护理
第一节 一般护理
第二节 中医护理

第十章 胃食管反流病食物药膳及调养
第一节 食物药膳概述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常用的药膳良方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预防及调养

第十一章 胃食管反流病古今名医经验
第一节 古代医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经验
第二节 现代医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

第十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名医验案选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