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我国四川汶川映秀地区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 14 km。此次地震在震区造成了建筑物的严重破坏,震感波及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5·12”汶川地震使44万余平方千米地区、4 600余万人口遭受灾难性的袭击。其中重灾区面积达12.5万余平方千米,房屋倒塌778.91万间,损坏2 459万间。汶川地震灾区中20世纪建造的城镇住宅楼、办公楼、中小学教学楼和宿舍楼的结构形式多数为多层砌体结构,结构承重墙体厚度一般为240 mm,少数为180 mm以及120 mm,大部分楼板为预制空心板,这种结构形式在地震灾区数量最多,震害也最严重。
地震也检验了建筑物抵抗地震的能力,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我们将认真总结和分析此次大地震中建筑震害经验,从中积累建筑抗震的经验和教训,减少未来大地震给人类可能造成的伤害。
3.1 汶川地震烈度分布情况
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赴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等地开展了现场调查,调查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调查点4 150个,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163]。
3.1.1 各烈度区面积及范围
汶川8.0级地震6度区以上面积合计440 442 km2[163],其中:
(1)11度区:面积约2 419 km2,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其中映秀11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长轴约66 km,短轴约20 km,北川11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长轴约82 km,短轴约15 km。
(2)10度区:面积约3 144 km2,呈北东向狭长展布,长轴约224 km,短轴约28 km,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县。
(3)11度区:面积约为7 738 km2,呈北东向狭长展布,长轴约318 km,短轴约45 km。东北端达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四川省汶川县。
(4)8度区:面积约27 786 km2,呈北东向不规则椭圆形状展布,东南方向受地形影响不规则衰减,长轴约413 km,短轴约115 km,西南端至四川省宝兴县与芦山县,东北端达陕西省略阳县和宁强县。
(5)7度区:面积约84 449 km2,呈北东向不规则椭圆形状展布,东南向受地形影响有不规则衰减,西南端较东北端紧窄,长轴约566 km,短轴约267 km,西南端至四川省天全县,东北端达甘肃省两当县和陕西省凤县,最东部为陕西省南郑县,最西为四川省小金县,最北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最南端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6)6度区:面积约314 906 km2,呈北东向不均匀椭圆形展布,长轴约936 km,短轴约596 km,西南端为四川省九龙县、冕宁县和喜得县,东北端为甘肃省镇原县与庆阳市,最东部为陕西省镇安县,最西边为四川省道孚县,最北部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最南为四川省雷波县。
3.1.2 烈度说明
烈度说明如下[163]:
(1)本次地震的震中烈度达11度,以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
(2)9度以上地区破坏极其严重,其分布区域紧靠发震断层,沿断层走向成长条形状;10度和9度边界受龙门山前山断裂错动的影响,在绵竹市和什邡市山区向盆地方向突出,都江堰市区也略有突出。
(3)在山前盆地边缘的过渡带,烈度向东衰减很快,而西侧则衰减相对较缓。
(4)烈度分布南北也不对称,8度区和7度区范围向四周扩大,且相同烈度的区域在北部比南部大,进入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显示出断层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最大余震发生在断层北部。
(5)6 度区在四川盆地和丘陵地区分布范围很广,一直延续到重庆市西部和云南省昭通市北端,在四川省西部面积相对要小。
(6)此次地震有多个烈度异常区,其中汉源为位于6度区的8度异常区,其余均为高于所在区一度的异常区,包括:康县(9度异常区)、中江(8度异常区)、通江(7度异常区)、洪雅(7度异常区)、宝鸡—岐山—眉县(7度异常区)、西安(6度异常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