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制度构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74276
  • 作      者:
    江必新,王红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由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始终奋战在司法战线并致力于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担任主创。参与本套丛书写作的其他作者大多来自不同的职业领域,如中央编译局、中央办公厅、法院系统、科研院校等,对本项目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套书的主创人员以高屋建瓴的视角,结合多年从事司法工作的经验,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具体化,对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都做了深入的论述和具体的回答。
展开
作者简介
  江必新,湖北枝江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中南大学教授等职务。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青年法学家、首届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等称号。出版“十八大与法治国家建设”丛书、《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大问题研究》《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之法治研读》《行政法制的基本类型—行政与法的关系发展史》《中国法文化的渊源与流变》《行政诉讼问题研究》《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等专著五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二百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研究”等多项重要课题。

  王红霞,辽宁鞍山人,博士。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行为法学会研究部执行主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两岸通讯传播法论坛秘书长。主要从事转型法治、经济法、通讯传播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商研究》《政法论坛》《法学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次在全国性学术论文竞赛、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荣膺“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伟大的制度成就伟大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制度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本书系统梳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与法学五大学科关于制度的经典研究和新成果;构建形成一套跨域融合的分析框架。对制度的静态内容和动态发展,构建方法与实施机制,直至制度变迁和改革进行了全面阐释。系统回应了为何以及如何将制度摆在突出位置,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制度优势。本书理论架构上高屋建瓴,又触及实践的微观操作,更有对制度理论的诸多重要创新
展开
精彩书摘
  制度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人类迎接挑战的行动各式各样,但其中最具有应战性的,最能够体现出人类智慧的应战手段不是别的,恰恰是制度的确立与改进。制度既然是人类应战的结果,同时又是能否成功地迎接进一步挑战的先决条件。无论是文明的兴败还是国家的盛衰,甚至是企业或政党的沉浮,均可归结于低效的或不合时宜的制度和行之有效或恰逢其时的制度。
  通过制度来治理国家,需要创设大量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由此,有必要解除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对制度创设权的垄断。我们需要的是良法善治。良法善治是合规范性、合正义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是合法性、民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良法善治的前提是制度具有较高的文明和科学化程度。制度的创设难能可贵,制度的优化任重道远。
  作为“规则之治”,法治塑造着人类生活的规范性、制度性和程序性;作为“法之统治”,法治要求法律规则的权威性、统一性和至上性;作为“良法之治”,法治内含了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诸种价值;作为“程序之治”,法治强调程序的合法性、正当性以及程序相较于实体的优先性;作为“理性之治”,法治要求奉法者执中守正、辨证施治、莫走极端。
  人类很早就意识到法治与国家治乱兴亡之间的规律性关联。秦商鞅说,“以治法者强,以治政者削。”汉王符说,“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古希腊柏拉图也观察到,现实中的那些统治者能不能服从法律乃是决定城邦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数以千计的历史年轮已经充分展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治国理政的最好方式。然而,历经时空层层打磨后的“法治”二字,其内涵绝不仅限于字面。
  法治所蕴含的从人类日常生活和历史实践中所积累出来的智识、思维、价值、信仰、模式、程序,深远而现实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和生活,左右着每一个国度以及民族的盛衰和荣辱,揖别人类的过往并祈祷着人类社会的未来。
  毫无疑问,一个通过全方位法治化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正在熔炉中锻造。笔者以为,法治中国这一宏大命题比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命题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法治中国”是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继承版”,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
  ……
展开
目录
绪 论 / 001
一、制度的重要性 / 001
二、“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 002
三、法治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 / 006
第一章 制度范畴的多维考察 / 010
一、制度理论的发展脉络 / 011
二、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 021
第二章 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 030
一、制度的构成 / 030
二、制度的功能 / 035
三、优良制度的标准 / 050
第三章 制度建构 / 060
一、制度建构的前提条件 / 060
二、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设 / 062
三、制度设计的基本规律 / 071
四、复杂制度的设计要求 / 082
五、制度建设与制度减设的辩证 / 089
第四章 制度实施 / 092
一、科学的实施机制是制度落地的必要条件 / 093
二、领导者是制度实施的关键 / 102
三、促进制度顺利高效实施 / 121
四、活用策略有效推行新制度 / 124
第五章 制度化:双向的视角 / 129
一、制度化 / 130
二、制度内化的两阶段 / 133
三、不完美正式制度的内化与进化 / 141
第六章 制度革新 / 146
引言 制度变化的必然性 / 146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 148
二、制度变革的契机 / 163
三、制度企业家 / 176
四、特殊的制度变迁——转轨 / 185
五、制度变迁中的利益调整与阻力应对 / 197
六、改革及其推行 / 202
参考文献 / 21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