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领导干部开个书单:习近平总书记读过的传统经典》: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记述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巨著。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和阐述《春秋》而作,与《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汉代被列入儒家经典,唐代列名儒家十三经之一,为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对中国史学、文学和思想观念影响巨大。
《左传》以鲁国国君世系为序,按年月顺序记载了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250年的历史,总计18万字。《左传》着重记叙各诸侯国之间及其内部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呈现周室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生动历史,内容十分丰富。
《左传》的史料来源包括王室档案、鲁国史书和各国国史。它保存了大量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资料,不仅记鲁国史,还兼记各诸侯国史;不仅记政治军事大事,也广泛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之事,除《春秋》中涉及的朝聘、会盟、征伐、灾异、丧葬之外,举凡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社会风俗、民族关系、天文地理、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都纳入记载之中,为人们呈现出春秋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生动而清晰的画卷,是保存春秋时期历史资料最系统最丰富最详细的先秦典籍。又由于其取材精严,从古以来有“信史”之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左传》在编撰上对编年体史书有很大发展,《春秋》记事简略,含义隐晦,全书记春秋242年史事,才1.6万字,条目之间互不关联,行文极简,犹如事目编年的流水账。只看《春秋》,不可能了解其经文涉及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而《左传》记事,系统完整,在编年记事的总体例下,或集中记一事本末原委,或集中写一人物活动经历,丰富了编年体在记事记人方面的容量,是对《春秋》的极大丰富与补充。如《春秋·隐公元年》记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事,仅有六字“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即将其扩至600字,细述其首尾。《左传》系统详尽的编年编撰法,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
《左传》继承了古史“不虚美、不隐恶”的传统,秉笔直书,爱憎分明。许多地方揭露和抨击了统治阶级丑恶。郑庄公的阴险、晋灵公的荒淫、晋献公的昏聩、骊姬的阴险都被其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品格高尚有功国家者则热情赞美,如为存楚哭秦廷“泪尽继之以血”的申包胥,为救国家以自家财产犒劳秦国军队的郑国商人弦高,将郑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政治家子产、辅佐齐景公成就霸业的齐相国晏婴等,都以赞许的笔调详录其事迹,使之可为后世法。
《左传》还体现出许多进步的政治社会思想。在天人关系上,已经具有“吉凶由人”的思想,对天命和鬼神的存在表现出大胆的质疑,在当时浓厚的尊鬼神重天命的氛围中,是难能可贵的。在君民关系上,将“得民”视为立国的根本,认为“国将兴,听于民”,又主张“养民”、“恤民”,这种初期的民本思想,实为孟子以来儒家“民贵君轻”和“仁政”思想的先导。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