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线运行安全风险评估》:
(3)服务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求城市政府在三个方面进行理念的转换。一是调整城市政府管理的价值理念,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二是树立利民便民的“服务观”,政府部门应改变以往官僚式的工作作风和方式,主动做人民的公仆。三是坚持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4)效率、效能、经济原则。城市运行的经济原则简单可以理解为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或投入,达到城市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城市公共产品或服务。城市运行将效率、效果和经济原则相结合,不仅聚焦投入的情况,还关注产出的结果,还注重那些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效果。
三、现代城市运行的特征
现代城市运行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性。现代城市运行需要城市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城市运行系统监测,做出具体决策,组织各种力量,协调各个部门,迅速、及时地处理城市问题,保证城市的顺利运行。因此,经常性是城市运行的首要特征。
(2)科学性。城市运行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将信息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以GIS(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的信息采集和传输,使得信息传输更为迅速,实现了城市管理信息的共享。
(3)协调性。现代城市运行理念强调城市运行手段和机制的协调、城市运行主体的协调、城市运行客体的协调、城市运行目标的协调,追求城市整体的和谐运行。
(4)系统性。城市运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涉及城市的各个要素,必须在整体上把握城市的复杂性,采取有效的方式把各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整体功能。
(5)动态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城市运行系统需要在城市各个要素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迅速获取城市动态变化的信息,谋求城市管理条件和管理目标的动态平衡。
现代城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时期,结构升级、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加快将伴随各类矛盾凸显和突发事件高发,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交织并存,城市运行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更加复杂,各类问题日益增多,形势更加严峻。从风险的角度进行审视,现代城市运行存在如下新的问题。
一是各类灾害风险交织并存。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增多,强降雨、海啸、干旱、高温、雾霾、冰雪、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是城市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我国地域广阔,不少城市处于不同程度的地震烈度区,突发地质灾害风险源广泛分布,可能产生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重大灾害,城区超高层建筑集中,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里程不断上升,高层和地下空间发生火灾的概率增加。
二是城市承载处于超负荷状态。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水资源、能源供应、交通路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人口急速扩张对城市承载能力形成严峻挑战,人口高度集中导致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强。水资源严重不足,资源能源对外依赖性强。局部地区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城市的超负荷运转也使得城市在问题面前暴露出较强的脆弱性,使得现有运行保障能力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状态存在明显差距。
三是各类事故灾难仍然可能高发。目前城市地下管线网络因自然老化或人为外力破坏造成的管线破裂、泄漏和路面塌陷等突发事故仍时有发生。过境交通压力大,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多,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污染等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人员密集场所、有限空间作业、地下空间等领域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筑施工等各类事故风险有所增加。第二产业中的高风险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危险因素;产业间的关联更加紧密,突发事件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使灾情加重。
四是次生衍生影响极易放大。城市正经历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运行各系统的联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网络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一旦发生运行故障极易对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巨大影响,应对不当更将诱发群体恐慌乃至社会动荡等事件发生,对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城市正常运行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