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绿色选择:环境问题调研实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56047
  • 作      者:
    李静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李静历时6年,走遍大江南北,用冷静而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中国环境危机与保护的全貌,由简单的现象直击复杂的事实核心。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还原出环境制度、政策在施行中带来的影响,从更为合理的层面探究中国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复杂性。这些环境治理经验的描述和争论,为中国提供了扎实的案例文本以及重要议题的观点。

展开
作者简介

  李静,江苏南京人,新华通讯社资深记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她深耕于环境领域报道,擅长透过简单的现象走进复杂的事实核心,文本冷峻而生动,作品《北京如何应对垃圾围城》、《“锰三角”尾矿隐患调查》、《鄂尔多斯也差钱》等曾引起积极的社会反响,多次获得中外环境领域新闻奖项,如2010年获得中国环境记协与德国拜耳联合颁发的“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2011年至2013年连续获得能源基金会与北京地球村联合颁发的“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2014年获得英国《卫报》与“中外对话”联合颁发的“China Environmental Press Awards”。此外,作者曾出版《创意起底》、《苏会的选择》、《支点:中国EMBA青春期报告》等书籍。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酝酿于真实的新闻现场,它讲述了中国大多城市在遭遇雾霾后的“空气保卫战”,它刻画了脆弱的三江源正迎来缓慢而艰难的生态修复期,它绘出了深藏大山深处的那些尾矿库隐患······作者描述了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面临的危机,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在环境治理上遭遇的冲突与挑战。
  本书的每篇文章均指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议题:雾霾、垃圾、转基因大米、调水、尾矿、地陷等,力图将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特别是不同地区的环保案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关于“绿色选择”的讨论主要围绕中国本土而展开,然而涉及的问题,并非一国之事。作者希望借由本书的出版带来诸多思考,使人们看清这个时代的症结:经济发展如何与环境优化相协同,经济增长如何与环境污染脱钩。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揭示了中国在环境治理问题上面临的真实决策,书中的案例将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视角。

  ——戈德曼国际环保奖奖得主 马军

  本书的出版恰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机遇期。作者冷静、客观地还原出环境制度及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带来的结果和影响,并且对中国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复杂性进行深入探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有所助益。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王金南

  本书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渲染,而是客观地记录了中国环境治理的变革进程。这种来自新闻现场的记录式文本隐藏着作者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深刻认知。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陈卫星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江源生态保护:投入75亿元之后
  说起三江源,人们的脑海里常会浮现这样的场景:天高云淡,鹰击长空,绿野莽原上野牦牛、藏原羚、白唇鹿等野生动物或奔跑或徜徉。在三江源的局部地区,如此壮阔的景象确实可见。然而,整体仍在退化。
  2013年8月上旬,笔者来到位于黄河源区的玛多县,并沿着唐蕃古道向黄河源头所在的曲麻莱县出发,沿途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时常可见一片片牧草稀疏的沙砾滩。每当大风刮过,这些沙砾滩即刻成了沙尘源,沙尘扑面而来,恨不能塞进人的每一个毛孔。
  “这就是‘黑土滩’,荒漠化的前兆。”在花石峡,玛多县农牧农业局局长朵华本告诉笔者,对于地处世界屋脊的三江源地区来说,这种“黑土滩”现象一出现,如不及时进行“治疗”,“黑土滩”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危机周边草场。
  据统计,三江源区的1.5亿亩退化、沙化草地中,失去生态功能的“黑土滩”面积达7000多万亩。庆幸的是,在玛多县境内,一些“黑土滩”上已呈纵向排列,长出了2~3厘米高的矮草。“这些都是人工补播的青海本地草种。”2013年4月,通过5524万元的投资,玛多县对境内55.24万亩的“黑土滩”开始了这样的治理。
  “黑土滩”治理属于国家项目。其实自从2005年,国务院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工程后,青海境内大规模的黑土滩治理活动也陆续进入高潮。按照当年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国家计划投入75亿元,利用7年时间,使三江源区域的退化、沙化草地得到治理和恢复。
  除了“黑土滩”治理、75亿元的投入对象还包括封山育林、草原防火、森林防火、鼠害防治、沙漠化治理等诸多项目。
  眼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正进入最后的评估验收阶段。总体来看,目前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草原退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而在青海省境内,对于这样的成效,人们多抱有审慎的乐观。从草原上的牧民到省内的官员皆在反思:在过去这段时间里,到底哪些经验和做法是值得继续的?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是怎样的关系?三江源地区要发展什么经济?国家的生态补偿究竟解决什么问题?在国家连续投入7年之后,关于生态保护的这些疑惑,仍没有得到完全的解答。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驱霾

“空气保卫战”磕绊起步 |

北京治霾:7600亿元花在哪 |

随意性政策驱不了霾

——对话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

第二章  消耗的资源

“锰三角”尾矿隐患调查

尾矿治理变迁记

新疆资源税:谁与谁角力

中国页岩气开发提速

第三章  修复

鄂尔多斯也差钱

三江源生态保护:投入75亿元之后

地面沉降,苏锡常危机中突围

生态补偿博弈困局

第四章  水危机

敦煌水危机求解

跨流域调水之惑

真正的三峡“大考”还未到来

——对话国务院三峡办原副主任魏廷铮

第五章  食为先

食盐加碘拉锯战

解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转基因大米会不会端上国人餐桌 | 184

第六章  变废为宝

北京如何应对垃圾围城

唤醒沉睡的“城市矿山”

日本循环利用体系考察记:垃圾去哪了

第七章  选择题

环境事件频发背后的玄机

环境公益诉讼破冰

中国环境权益产品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

“环境保护”进入中国的几件大事

——对话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