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水系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859613
  • 作      者:
    李树平编著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城市水系统》第1章简要介绍了城市水系统特性、历史发展和可持续管理要求,第2章至第8章按照城市水系统中供水、污水和雨水三部分构成进行了讨论,第9章至第13章从总体上讨论了水信息学应用、优化技术与方法、风险分析与可靠性、相关法规与标准,以及城市水系统的运营与管理。城市水系统不仅包含了相关的自然因素,也融入了社会、经济甚至政治因素。从管理角度看,城市水系统涉及水资源及环境的保护管理,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国家资源和产业开发利用管理政策、相关法律、管理体制和制度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城市水系统》:
  2.2 水质指标
  2.2.1 微生物指标
  饮用水不应包含任何已知的致病菌。因为最常见的微生物源头来自粪便物质,饮用水应没有粪便污染。为此目的推荐的主要细菌指示器为大肠菌群。尽管作为一个种群,它们没有排除粪便来源,它们是普遍大量存在于人类和其他温血动物的粪便中。这些大肠菌的子群,粪(耐热)大肠菌(尤其埃希氏大肠菌)提供了粪便污染的明确证据。
  2.2.2 化学和物理指标
  当确定水源水质时,需要评价大量化学和物理参数,包括地表水体的浊度和地下水体的氟化物、硝酸盐、铁、硬度和总盐量。
  浊度。利用光线进行悬浮固体的测试。浊度影响了水的美观质量,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与水的消毒相关。消毒需要的氯常常随着浊度的增加而增加。特定的悬浮固体,性质上是有机的,也可能在水中产生不好的味道。悬浮固体常常是黏土和细砂颗粒(常常作为降雨的结果而增加),藻类作为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有机物来自腐烂的植被或者工业及生活出流。
  氟化物。食物中过量的氟化物会导致牙齿的斑点和骨骼氟中毒。地下水包含的氟化物水平高达20 mg/L。这种水平可能是自然地质形成的结果。一些工业出流包含高水平的氟化物。
  硝酸盐。硝酸盐对成人的毒性较低,但对于婴幼儿具有潜在的致命性。致命的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可能在超过10 mg/L的硝酸盐质量浓度下发生。硝酸盐出现在自然形成的地下水中,来自农业肥料的过量使用,以及粪坑、其他卫生系统或者废物处置场地的渗滤液中。
  铁。高质量浓度的铁具有潜在毒性,它的感官不期望性表明在潜在毒性质量浓度之下。水中铁的质量浓度超过0.3 mg/L时,引起变色、锈斑和讨厌的味道。许多地下水包含来自自然地质形成的铁。铁也用作水净化中的絮凝剂,或者可能由于配水系统的腐蚀而升高。
  硬度。硬度或者多价阳离子(尤其钙和镁),对于健康不是问题。事实上,水中一些硬度是期望的,可作为防止心脏病的保护因子。可是过高的硬度,能够导致管道和热水系统结垢,以及洗衣时消耗过量肥皂。地下水可能包含高水平的硬度,尤其在石灰岩地区。
  总盐。由于高盐水平的渗透性影响,盐水通常是味道差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某些地下水,以及在某些地质形成中的盐湖,是不适合于人类消耗的。总溶解性盐常常根据水的电导率测试。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城市水系统特性
1.2 水的理化特性
1.3 城市水系统管理的挑战
1.4 城市水系统的发展
1.4.1 供水技术的发展
1.4.2 城市排水的发展
1.5 城市水系统环节
1.5.1 供水系统
1.5.2 污水系统
1.5.3 雨水系统
1.5.4 受纳水体影响
1.5.5 城市区域的地下水管理
1.6 城市水循环和城市水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
1.6.1 给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1.6.2 供水和污水收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1.6.3 城市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1.6.4 城市排水系统与固体废物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1.6.5 城市水设施与城市交通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
1.7 城市水系统可持续管理
1.7.1 城市水系统可持续理念
1.7.2 技术的选择
1.7.3 城市水设施的环境性能评估
1.7.4 生命周期评估
1.7.5 利用生命周期方法建立SDI

第2章 给水水源与处理
2.1 给水水源
2.1.1 水源的种类和特征
2.1.2 水源的选择
2.1.3 给水水源保护
2.2 水质指标
2.2.1 微生物指标
2.2.2 化学和物理指标
2.2.3 有机污染
2.2.4 供水稳定性
2.2.5 水源水质
2.3 给水处理工艺系统
2.4 沉淀
2.4.1 分散颗粒自由沉淀
2.4.2 拥挤沉淀和污泥浓缩
2.4.3 沉淀去除效率
2.4.4 普通沉淀池
2.4.5 化学混凝沉淀
2.5 过滤
2.5.1 慢速过滤
2.5.2 快速过滤
2.6 膜分离法
2.6.1 净化机理
2.6.2 膜结构和清洗
2.7 消毒
2.7.1 氯消毒
2.7.2 其他消毒方法
2.8 微污染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2.8.1 生物处理
2.8.2 化学氧化
2.8.3 活性炭吸附
2.9 地下水除铁除锰
2.1 0排泥水处理

第3章 城市供水
3.1 用水量
3.1.1 用水定义
3.1.2 用水计量
3.1.3 生活用水影响因素
3.2 设计用水量
3.2.1 用水量定额
3.2.2 用水量变化
3.3 服务水压和水质要求
3.4 蓄水设施
3.4.1 蓄水设施的作用
3.4.2 蓄水设施位置和水压线
3.4.3 水池容积
3.5 配水系统水力分析
3.5.1 水力学基础
3.5.2 管线水力分析
3.6 配水管网水质模拟
3.6.1 水质模型的发展
3.6.2 氯衰减
3.6.3 物质质量浓度的稳态模型
3.6.4 动态水质模型

第4章 需水量管理
4.1 城市用水量预测
4.1.1 用水定额预测法
4.1.2 数学模型法
4.1.3 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4.2 漏损控制技术
4.2.1 引言
4.2.2 漏水事故原因分析
4.2.3 供水管网数据收集和检漏技术
4.2.4 给水管网漏损评定标准和方法
4.2.5 系统改善策略
4.3 城市供水价格
4.3.1 水价制定的基本原则
4.3.2 水价分类与构成
4.3.3 水价计价类型
4.3.4 价格弹性

第5章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5.1 设计资料的调查
5.2 污水设计总流量的确定
5.2.1 设计年限选择
5.2.2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5.2.3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5.2.4 地下水渗入量
5.2.5 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计算
5.2.6 英国旱流流量(DWF)和高峰流量的计算方法
5.3 污水管道的设计计算
5.3.1 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5.3.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5.3.3 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
5.3.4 排水管渠
5.3.5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方法
5.4 污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
5.4.1 污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5.4.2 污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计算方法
5.4.3 遗传算法的应用
5.4.4 进化算法在排水管渠系统平面布置优化中的应用

第6章 污水处理
6.1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
6.2 预处理和一级处理
6.3 二级处理
6.3.1 生物分解作用与处理原理
6.3.2 与污水处理相关的微生物
6.3.3 活性污泥法
6.3.4 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
6.3.5 二次沉淀池
6.3.6 生物膜法
6.4 深度处理
6.4.1 深度处理目的
6.4.2 脱氮除磷技术
6.5 污水消毒

第7章 雨水径流分析
7.1 汇水面积
7.2 雨量分析
7.2.1 雨量分析中的几个要素
7.2.2 取样方法
7.2.3 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和重现期之间的关系表和关系图
7.3 降雨损失
7.3.1 植物截留
7.3.2 洼地蓄水
7.3.3 下渗
7.3.4 SCS模型
7.4 城市高峰径流量估计
7.4.1 推理公式法
7.4.2 参数估计
7.4.3 洪峰流量计算步骤
7.5 单位流量过程线
7.5.1 Espey 10 min单位流量过程线
7.5.2 SCS UH方法
7.5.3 单位流量过程线方法的应用
……

第8章 雨水排水系统
第9章 水信息学应用
第10章 优化技术
第11章 风险分析与可靠性理论
第12章 法规与标准
第13章 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