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永立天地间: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的建设与管理》:
一、定义纪念馆是博物馆的主要类型,是纪念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博物馆,用声、光、电、图、实物等多种方式展现人物的品质和精神,体现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烈士纪念馆则是为纪念近现代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牺牲的烈士或重大事件,并依托于有关的历史遗址、纪念建筑而建的纪念馆。烈士纪念馆是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的主要纪念设施,是人们学习历史、了解国情、缅怀先烈光辉业绩、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场所,是保护单位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二、基本特征烈士纪念馆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一)纪念性博物馆烈士纪念馆不同于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其他文化机构,它属于博物馆类。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烈士和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但也不同于艺术类、科技类和综合类等其他类型的博物馆,而是具有纪念性的博物馆。
(二)有特定的纪念对象
烈士纪念馆纪念的是在中国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和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牺牲的烈士及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使得它不同于一般的纪念性博物馆,而是一种特定的纪念性博物馆。
(三)具备特定的物质条件
烈士纪念馆依托于历史遗址、纪念设施,同时,烈士纪念馆必须通过广泛征集大量的文史资料、烈士资料和遗物,并通过对这些文物资料的保护、管理、展示来开展教育工作,大大丰富了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这些特定的物质条件使它不同于一般的陵、墓、碑、亭等其他单一类型的纪念设施。三、社会功能烈士纪念馆是烈士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关遗址、遗物和纪念建筑的保护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史料研究机构。其社会功能是:利用烈士和历史事件的遗址、遗物、纪念建筑,实事求是地反映烈士、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颂扬烈士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讴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传播有关历史知识,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发展概况
烈士纪念馆的建设与发展是随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的。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规定:“死亡战士的遗物应由红军机关或政府收集,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中陈列以表纪念。”为保存和展示这些革命文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中央革命博物馆,这是党和革命政府领导的第一所具有纪念性质的革命博物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府更加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宣传,在延安筹备了革命历史博物馆,还通过举办展览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这些都是早期烈士纪念馆的萌芽。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成立“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事业筹备委员会”,经过筹备,“东北烈士纪念馆”于1948年10月正式开馆。据史料记载,这是被公认的中国第一所专门的烈士纪念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优抚工作,1950年颁布了《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要求各地要建设烈士纪念设施,搜集、编纂烈士英勇事迹,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相继建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和《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的出台,烈士纪念馆的建设得到了新的发展和振兴,东北烈士纪念馆等老馆进行了改、扩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等一批独具魅力的新馆诞生。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烈士纪念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开启了新一轮烈士纪念馆建设的局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