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美建筑保护:经验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267963
  • 作      者:
    (美)约翰·H. 斯塔布斯,(美)艾米丽·G. 马卡斯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约翰·H·斯塔布斯(John H. Stubbs),自1990年以来就担任总部位于纽约的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现场项目部的副主席,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学院作为历史保护专业兼职副教授从事教学20多年。在此之前,他曾在纽约Beyer Blinder Belle建筑师与规划师事务所当了10年的合伙人,以及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技术保护服务部供职2年。

  艾米丽·G·马卡斯(Emily G. Maka),位于夏洛特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建筑历史系的助理教授,拥有康奈尔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史博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历史保护专业硕士学位,以及田纳西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她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现代欧洲城市史,尤其是建筑、城市、遗产、历史记忆、文化身份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展开
内容介绍
  《欧美建筑保护:经验与实践》所涵盖的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甚广,对全球三大洲各国家、地区的建筑保护实践、历史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俄罗斯、加拿大到智利,应有尽有。
  本书对欧洲和南、北美洲丰富的建筑遗产进行了探索,对杰出的建筑保护案例进行介绍,浓墨于67个国家建筑保护的历史、相关建筑、主要参与者、特殊挑战、解决方案及特别贡献。本书力求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避免使用技术性语言、行话和晦涩难懂的事实性陈述,重点介绍引人入胜的发现过程、发展成就和有趣的解决方法,无论专家、学生,抑或非专业人士,均可受益。
  ◆畅销书《永垂不朽:全球建筑保护概观》的作者是本书的合著者。
  ◆包括600多幅照片和地图。
  ◆各部分配有专题文章,用灰色边框与正文区分,内容为该区域相关的话题,以增强本书的可读性,此类文章基本出自业内专家学者之手。
  ◆配有完备的注解,涉及相关资源、观点、流派等,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信息,附录还提供了相关的书目资源。
  本书是建筑保护实践领域的研究中对其领域做出最全面诠释的首本著作,《欧美建筑保护》内容非常易懂和实用,不论您是专业人士还是学生,即对任何人而言都堪称很好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化:历史遗址保护的大势所趋
  弗兰克·马特欧(Frank Matero)
  以往,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动荡、政治冲突、经济衰退、环境破坏等现象一直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但如今这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表面看来,对历史、艺术文物的保护不过是防止其被进一步破坏,以便永世长存,或作激励之用、或作警世之用(警世——“admonish”,源自拉丁语 monere, 为monument词根)、或继续发挥其原有功能。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和文化的象征,古人留于后世的器物、场所无不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如果我们不对其加以保护,那么“回顾历史、审视现在”便无从谈起。
  2001年,巴米扬大佛(Bamayan buddhas)在塔利班的炮火下灰飞烟灭;1993年,莫斯塔尔古桥(Bridge of Mostar)在波斯尼亚战争中轰然倒塌;2001年,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Tower)被恐怖分子拦腰撞断。总是要等到悲剧发生以后,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些文化符号蕴含着多么强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可要重建、还原已被破坏的文物建筑,也并非易事:新奥尔良(New Orleans)各区的古老建筑充满地方特色,饱经风霜;2010年,海地(Haitian)发生特大地震,首都太子港(Port au Prince)破坏殆尽;纽约市曼哈顿区哥伦布圆环南端,有一块面积不大的梯形土地——哥伦布圆环2号(2 Columbus Circle)。这块地方几易其主,历经更迭,而今设计博物馆(Museum of Design)又要对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关于这些地方是否应该重建、如何重建,人们争论不休。面对如此激烈的争论,我们不得不再次认认真真地考虑:如何看待战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我们该如何定义?怎样传承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总而言之,当今世界,对于如何保护现存的文化遗产,它们到底是“留”还是“弃”,如何挖掘和理解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深意,依然没有定论。
  提起文化遗产保护,人们一般都会把它看作单纯的“补旧”;而人们总是以为,只有创造新事物,才称得上是进步,只有“弃古添新”才叫作创新,已然存在的或是老旧的事物和新事物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单纯的“补旧”就不能算作进步,也不能称之为富有创新精神的解决方案。很明显,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其实,历史遗产保护极具创造性,也充满了现代气息。而今实际情况是,人们更倾向于对历史遗产进行“查漏补缺”,而不是“喜新厌旧”,重新再来。可是,伊丽莎白·斯佩尔曼 (Elizabeth Spelman)发现,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喜新厌旧”的社会并不待见那些从事历史遗产保护的人。在她看来,在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里,历史遗产保护会显得格格不入。2
  搭桥于古今,不拘泥于古形,鉴古观今,即保护之所在。
  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干预”。不同的是,这种“干预”是对古今的冥想,体现了人类的创新思维。历史遗产的保护并非易事,涉及复杂的知识和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展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历史遗产的价值为行动导向。3在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的今天,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必须做到细致分析、巧妙干预和积极预防,整个过程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并且要将其落到实处,以给公众一个交代。从社会和环境这两个宏观领域来看,历史遗产保护实践已相对成熟,但如何让大多数国家从中真正受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世纪初叶的保护大自然运动中,人们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到了7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几乎融入了人类智慧活动的每一个领域。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未来,探讨如何对必需资源或有利用价值的资源进行合理计划、安排、管理,以达到资源的再生速度大于消耗速度。在设计界和建筑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green architecture)”理念不谋而合,即:新型建筑物必须兼顾节能环保,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而历史遗产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近年来才开始兴起的,现在,它已经成了国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地方政府、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认可和推广。
  历史建筑的可持续性不同于自然资源,因为历史资源无法再生,只能尽量保持,小心修补,否则,就会永远消失,留给世人无尽的怀念。4也就是说,可持续建筑保护就是根据历史环境的变化,适时而审慎地调整管理办法,以确保建筑遗产能够一直为当前社会做贡献。所以说,可持续建筑保护着眼于长远利益。因此,要想实现建筑保护的可持续性,就要考虑经济社会大环境。具体到某个地区,还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实现建筑保护的可持续,就是保护人类文明,保护历史建筑。
  在受环境与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兼顾保护与发展更加重要,因为这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前提。在这些地区,建筑保护就不只是改变观念和评估建筑遗产价值,它变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协调各组织团体之间的对话,力求社会各界达成共识,最终促成管理工作向更好的方向迈进。首先,(如有必要),保持并加强现存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健康发展,采用必要的新措施为当地居民创收。其次,完善服务,改善公共场所环境, 以社区为单位,修复历史住宅,美化公共环境,创造就业岗位,增进民众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
  “可持续性”就是要兼顾好“想”和“做”的内在关系,这就要求具有特殊价值和历史的建筑遗产能够“融古纳今”。万物在变,而永恒之于变化,古时之于今日,新潮之于传统,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历史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短暂的片段,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只有正确看待历史,我们才能走出新世纪建筑保护的怪圈,人类的建筑财富才能得以保存,我们的后人才有机会领略前人的建筑成就。
  ……
展开
目录

前 言
致 谢
第一部分 欧  洲                                                                           1
第一篇  西  欧  9
第一章  意大利  13
早期有组织的保护工作  13
20世纪重要建筑保护理论家和保护方法  16
保护的立法和教育  25
最近成就和挑战  30
意大利在国外的保护工作  35
第二章  法  国  41
集中式的立法和激励机制  41
一个有影响力的概念:保护区  43
近期成功的保护工作  47
第三章  英  国  59
立法与在列  59
私人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宣传团体  65
当代关注焦点  68
英国保护领导者  76
第四章  爱尔兰  85
相关立法与机构  85
爱尔兰活跃的非政府历史遗产保护组织  88
第五章  西班牙和葡萄牙  93
西班牙建筑保护政策和“分散化结构”  94
葡萄牙历史遗产保护政策  97
国际、个人的参与和近期代表工程  98
西班牙、葡萄牙对其历史殖民地的建筑保护  106
当前的问题与挑战  108
第六章  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  113
荷兰、比利时的早期论战  113
比利时相关立法和管理  120
荷兰相关立法和管理  122
卢森堡建筑保护  124
现代保护工作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125
第七章  瑞士和列支敦士登  137
瑞  士  137
列支敦士登  140
第二篇  北  欧  143
第八章  瑞  典  147
立法和国家遗产保护  147
非政府组织、国际参与和新近挑战  152
第九章  芬  兰  159
早期立法和保护力度  159
现代遗产概况和政府措施  160
芬兰的现代文化遗产保护  162
第十章  挪  威  167
立法行动与国家保护机构  167
当前的挑战和成就  168
第十一章  丹麦、冰岛和格陵兰岛  177
丹麦的早期保护行动  177
建筑遗产立法和20世纪的建筑遗产管理  178
丹麦的现代保护参与者和成功案例  181
冰岛和格陵兰岛  183
第十二章  波罗的海国家  189
共同的挑战  189
立陶宛  191
拉脱维亚  194
爱沙尼亚  198
第三篇  中  欧  205
第十三章  德  国  209
二战后的辩论  209
东德战后文物保护措施  210
西德战后文物保护措施  212
统一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及现今的挑战  214
统一后新德国的标志性建筑遗址  220
第十四章  奥地利  229
历史悠久的法律和管理结构  229
奥地利的城市建筑保护  231
其他近年来的挑战与发展  233
第十五章  匈牙利  237
法律和政府组织框架  237
极富感性的保护方法  239
其他项目和取得的成功  241
第十六章  捷克和斯洛伐克  245
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筑保护  245
捷克共和国  246
斯洛伐克  251
第十七章  波  兰  259
波兰分区与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遗产保护  259
共产主义时代的全面保护  260
当下的问题及挑战  266
第四篇  东欧与高加索地区  269
第十八章  俄罗斯  271
沙俄时期和革命年代的保护行动  271
二战时期斯大林统治下的遗产命运  273
苏联后期保护政策与机构  275
俄罗斯联邦现存遗产保护挑战  277
俄罗斯近代建筑保护成就  285
西伯利亚地区建筑保护概况  289
第十九章  乌克兰、摩尔多瓦和白俄罗斯  297
乌克兰  297
摩尔多瓦  300
白俄罗斯  302
第二十章  高加索地区  307
亚美尼亚  308
阿塞拜疆  312
格鲁吉亚  313
第五篇  东南欧  319
第二十一章  希  腊  323
雅典卫城  323
扩展保护优先级别  328
目前希腊建筑遗产保护的体系和面临的挑战  331
第二十二章  土耳其  335
圣索菲亚大教堂  335
现代土耳其建筑保护体系和实施项目  338
土耳其考古遗址保护和博物馆  342
未来的挑战  345
第二十三章  塞浦路斯和马耳他  349
分裂期的塞浦路斯有哪些建筑保护  349
塞浦路斯在建筑保护上的合作  353
马耳他   355
第二十四章  前南斯拉夫  361
前南斯拉夫建筑保护政策  361
斯洛文尼亚  362
克罗地亚  365
波  黑   369
马其顿  372
塞尔维亚  376
黑  山  379
科索沃   381
第二十五章  阿尔巴尼亚  389
早期的努力和共产主义时代的成就和挫折  389
当今在阿尔巴尼亚的建筑保护  390
第二十六章  保加利亚  395
20世纪末期历史遗产保护的框架与挑战  395
近期的成功和趋势  397
第二十七章  罗马尼亚  403
共产主义时期的机构、重要工程和挑战  403
罗马尼亚当代建筑保护面面观  404
第一部分结语  413
第二部分  美洲地区                                                                   415
第六篇  北美洲  423
第二十八章  美  国  429
个人行动、私人组织和慈善活动者  430
早期联邦和各州政府对建筑保护的贡献  435
20世纪60年代历史建筑保护系统的出现   442
历史保存的经济学意义及标准  451
建筑保护制度的完善和巩固  454
美国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462
21世纪的新关注点  468
第二十九章  加拿大  485
早期保护措施  485
梅西委员会与《历史遗产和遗迹法案》  488
20世纪下半叶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建设  490
加拿大遗产保护展望  498
第七篇  墨西哥、加勒比海和中美洲  505
第三十章  墨西哥  509
政府立法遗产与政府延续至今的保护措施  509
20世纪建筑保护机构及政策  512
合作项目  516
墨西哥当代建筑保护问题  522
第三十一章  加勒比海地区  529
政府和国家信托机构在建筑保护实践中的作用  530
非政府组织  536
殖民时期城市、庄园和要塞的保护  539
加勒比海地区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  542
最近的挑战和前景  545
第三十二章  中美洲  551
伯利兹  552
危地马拉  556
萨尔瓦多  560
洪都拉斯  563
哥斯达黎加  567
尼加拉瓜  569
巴拿马  572
中美洲的当代挑战和机遇  576
第八篇  南美洲  581
第三十三章  非伊比利亚海岸线  585
圭亚那  586
苏里南   589
法属圭亚那  593
第三十四章  巴  西   597
巴西政府的业绩及其建筑保护伙伴  598
巴西城市保护和复兴  601
建筑保护的新方向  602
第三十五章  安第斯国家   611
委内瑞拉  612
哥伦比亚  615
厄瓜多尔  620
秘  鲁   627
玻利维亚  638
第三十六章  南锥体地区  647
乌拉圭   647
巴拉圭   650
阿根廷  658
智  利  663
第二部分结语  671
展望未来                                                                                   673
延伸阅读                                                                                   675
图片版权                                                                                   69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