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民居营建技术》:
箍桶匠,除在箍桶店里做活外,有的到人家里去做,有的挑着箍桶担子走街串巷、下乡串村,流动找活做。箍桶担子的一头是装着短工具的椭圆形的工具桶;一头是下为长方形木盒、上为毛竹片架子,里面放各类锯子、擦刨等长工具和做桶箍用的铜箍、铁箍(截面为半圆形)、铁皮、铅丝、竹篾(箍粪桶用)等材料。一边走一边吆喝:“箍桶——啊!”箍好桶或修好桶,为防止还漏水,又用锯屑将底缝塞实,或榻上桐油灰。
9.车匠
车匠是专管车削各种规格的圆木柱、木球体的装饰杆件的匠种。其主要工具有:锯子、斧头、木车床、车削刀等。车匠用的木车床较难移动,因此主要是在车匠店内干活。木车床,以前是用脚踩,以皮带连接,带动车轴转动,加车削刀车削。后来,改用电动机代替脚踩,带动车轴转动。现在,车匠店已很少见到。
10.茅匠
茅匠是专门为人家盖茅(草)屋和砌土坯墙、泥笆墙的乡村工匠。他们的工具不多,只有一张梳理盖屋草的长柄梳筢、一根引导篾片的篾针和一把大剪子。盖屋时,将茅草或麦秸、稻草,自屋檐向屋顶逐层铺盖,用篾片扎牢,盖到顶后做脊,最后用大剪子将要修的地方剪齐。现在,没有人住茅草屋了,茅匠也不见了。
11.篾匠
篾匠是帮人们制、修竹、藤用品的,所用材料有:淡竹、毛竹、黄藤、柳条、芦苇等。他们的工具不多,主要有:锯子、篾刀(竹刀)、篾针、刮刀等。在扬州,他们所做的制品有:各种竹篮、竹筐、竹箩、竹匾、筛子、竹席、簸箕、粪箕、竹床、竹椅、竹凳、竹勺、水舀子、竹升子、油、酒端子、窝摺、芦席、笆斗、油篓、藤椅、藤箱等。他们的工作方式有在竹器店干活(集中点在西门街,有十几家)和上门服务两种,也帮人家夹竹篱笆、编竹门。新中国成立前,扬州城从事竹业的有上千人。
12.漆匠
漆匠的主要工作是漆房屋门窗、梁架和家具。他们的工具很少,就是开刀(又称腻刀,有钢和牛角制两种)、刷子和砂纸。刷漆前,先用漆、石膏粉加水调成腻子,再用开刀将腻子在被漆物的不平处填平,待腻子干了,再用砂纸磨平、磨光,最后再一遍一遍地刷漆(一般刷2-3遍)。漆国漆不用腻子,其刷漆技术要求更高。漆匠的活计,一般都是到主人家里做。
13.铁匠
铁匠的主要工具有:铁锤、铁砧、铁钳、钢錾、炉子、风箱等。主要是做打、修铁制工具、农具等活。
铁匠主要在城、镇固定的铁匠铺,扬州旧时以得胜桥为多,除固定场所干活外,还有时挑着担子下乡串村。他们下乡时都是几个人,除挑着工具的外,还有一个人拿两件能发出较响声音的钢铁制件,一边走一边撞击两件铁器,使其发出“叮叮当,叮叮当”的响声,以此招揽生意。他们下乡于的活主要有:接犁头,淦(即加钢)锄头、镐、锛、镰刀、铲子、大锹、钮力刀、斧头,接打钉耙、铁叉、鱼叉、火叉、火钳等,也有少数打制新的。当人们听到铁件撞击声,来叫要修打时,便找一块避风之处,卸下担子,装好风箱、炉子,生火于活。无论铁匠在铁匠铺里还是在外面干活,老远就能听到“叮当,叮当”的铁锤敲击声,正常由两人共同作业,师傅用小锤,学徒工用大锤和拉风箱。
铁匠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工种,不问严冬酷暑,都要在火和高温间干活。夏天浑身是汗水;冬天前胸热汗直淌,后心冰凉。
14.铜匠
扬州的铜匠,兼做锡匠。他们的主要工具有:锤子、钳子、烙铁、硫酸、焊锡、各种锉。
开铜、锡匠店的,主要采用浇铸或锤打的方法,制作铜壶、水铫子、铜盆、铜碗、烫壶、铜鞋拔子、铜勺、铜锅铲、铜香炉、铜烛台、铜佛像、铜脚炉、铜手炉、铜锁、铜钥匙、铜/锡旱烟袋头,嘴、水烟壶、锡茶壶、锡温酒壶、锡香炉、锡烛台、锡烟嘴、锡盆、锡碗等。
流动的铜匠,均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下乡巡村,主要是为人们修旧。他们挑的担子,一头是用4根绳系着的风箱;一头是用4根毛竹片钉着的工具箱,其上端用铁丝穿着约10片铜片。走路时摇晃,使铜片相互撞击,发出“哐啷,哐啷”的响声。人们一听到这种响声,便知道是铜匠来了。卸下铜匠担子后便为人们修锁、配钥匙,用焊锡焊接或焊滴铜、锡等用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