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研究新视界文库: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现代汉语词义基元结构研究》:
无论哪种方法,主要都是以二分(+或一)的形式来表示一个词是否具有某个义素,或者再辅以其他的一些符号,来说明某些义素所表达的对象的性质、状态或状态变化的趋势,而对于义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义素在整个语义结构中的地位,都缺乏应有的描述。按照这种思路,每个义素都是平行的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亲属”和“同胞关系”这两个义素,实际上是表达对象在某一个维度上的属性,以及这个属性的取值,类似于一种函数关系。“亲属关系”是一个属性函数,“同胞”是其取值,这个取值还可以是“长辈”、“晚辈”、“姻亲”等。而且,对于大多数词而言,其语义结构成分的地位是不等同的,有的居于核心地位,有的处于从属地位。义素分析法没有描述这些关系,对语义的精确计算是很不利的。
(5)义素分析法回避对抽象概念的描写,其研究对象局限于一小部分内涵、外延相对清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缺乏系统性和周遍性。
义素分析法诞生之初,其研究对象就是一些系统性强、内部义位排列严整的语义场,如美国人类学家所研究的亲属词语语义场和贾彦德研究的汉语军衔词语义场。这些义位的所指都是客观世界中易于认识、容易区分的实体概念。对这些义位做义素分析,根本上讲,就是区分一组类似的实体事物,并用语言进行描述。将此类实体作为义素分析的对象,造成了义素分析的研究过程和结论都过于简单。(周洋,2011)贾彦德(1999)曾明确指出,义素分析法只针对实词,不研究虚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