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163274
  • 作      者:
    刘大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二版)》涉及了不少“作法规矩”。规矩是古人对建筑的权衡尺度、细部比例、形状造型方面的法则性的总结,是历代哲匠对建筑形式美认知的结晶。那些不伦不类的中式建筑都是不讲规矩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在强调规矩的同时,还应该有这样的认识:(1)古建瓦石不是什么都有规矩,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没有一定之规而只有处理方法的好与坏;(2)规矩往往只能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而不能作为落脚点,对于古建瓦石知识而言,学会了用规矩没学会破规矩只是学成了一半;(3)许多规矩是清代中、晚期才形成的,有些甚至是在民国时期形成的,切忌用后来的规矩对照要求之前的建筑;(4)文物建筑的原状即使“不规矩”,也不应轻易改变;(5)应注意典型作法与非典型作法的区别,官式作法与地方作法的区别,不要随意“改正”非典型作法,不要让官式作法扼杀了地方作法。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大可,全国著名古建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古建瓦石专业辟为独立分支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被古建界领军人物罗哲文先生评价为“一代瓦石宗师”,被业内誉为古建瓦石泰斗。从业近50年,从事过古建筑、新建筑新建及修缮的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程技术方面的所有工作。出版学术著作16种,发表论文50余篇。编订国家规范、定额等各种技术标准10种(全部为填补空白项目)。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并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6项、获国家专利2项。培养园林古建各类人才上万人。主持过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及现代建筑的施工。参加过多项知名古建筑及现代建筑的建筑设计。其代表作《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是文物保护和古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的案头必备工具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二版)》是以明、清官式建筑的作法为主线,主要介绍古建筑土作、瓦作和石作的传统营造方法和法式,包括地基、台基、墙体、屋面及地面等部位的式样变化、构造关系、比例尺度、规矩作法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内容。《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二版)》可供从事古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建筑院校的师生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二版)》:
  (8)“满堂红”作法可以让地基土和砖基础都能整体工作,从而可以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9)原有的建筑面积经过受力角传至地下后会变得很大,而扩大的人工地基作法,可以使扩大了的受力面积全都落在人工地基范围之内。受力面积变大了,建筑对持力层的压强自然会变小,而扩大了的人工地基又是经过了处理的。因此可以满足古时候的建筑受力要求。
  第二节灰土与素土的传统作法
  一、灰土分类及一般概念
  (一)灰土的步数、厚度及配合比
  古建灰土与现代灰土垫层相同,均应分层夯筑。每一层叫做“一步”,有几层就叫几步,最后一步又叫“顶步”。小式建筑的灰土步数为1~2步。一般大式建筑的灰土步数为2~3步。清代陵寝建筑的灰土多为十几步作法。紫禁城内的一些宫殿地面垫层的灰土步数甚至多达几十层。这与现代设计规范相差较大。古人对土作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比现代工程技术人员要看得重一些。古人对极重要的宫殿,不是当作百年大计,而是当作万年大计来考虑,例如陵寝就被称做为“万年吉地”。从长远的经济观点看,增加灰土步数可以延长修缮周期,从而降低了工程的总成本。此外,加大灰土步数是古人出于对防潮的考虑,即为了创造一个较为干燥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可以隔绝“地气”潮湿上蒸,保护砖墙不使酥碱。这对建筑本身是十分有益的。
  普通民房基础灰土厚度一般为虚铺21~25厘米,夯实15厘米。按照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及其他有关文献的规定:每步厚度为虚铺22.4厘米(7寸)。夯实厚为16厘米(5寸);每步素土的虚铺厚度为32厘米(1尺),夯实厚为22.4厘米(7寸)。
  一般普通房屋的基础灰土配合比多为3:7(体积比,下同),散水或回填用灰土也可采用2:8或1:9的灰土配合比。大式房屋的灰土配合比以4:6居多。
  有些重要建筑的灰土配合比甚至超过4:6。泼灰与黄土拌合后经筑打可用作基础虽然至少在清代初期已被发现,但对灰土的最佳配合比似乎一直在不断摸索。至清代后期,虽然人们已认识到2:8或1:9灰土也可满足一般要求,但还是认为灰的比例大一些比较好,这是因为古代工匠不仅考虑了灰土的强度,还有防潮方面的考虑。施工中,往往以“手攥成团,落地开花”为标准,甚至以灰土的颜色来决定配合比。严格地讲,这些标准必然会受到含水率、土的黏度、土的颜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拌合灰土时,还是应该严格把关,按规定配合比拌合。
  ……
展开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基础与台基
第一节 通述
一、中国建筑台基的总体特征
二、古代地基基础概述
第二节 灰土与素土的传统作法
一、灰土分类及一般概念
二、土作常用工具
三、灰土作法
四、与灰土强度有关的技术问题
五、基础与地面垫层的素土作法
第三节 台基及基座类砌体的类型
一、台基
二、基座类砌体
第四节 台基的构造及一般施工方法
一、码磉墩和掐砌拦土
二、包砌台明
第五节 与台基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台明各部位的平面关系及其尺度
二、平水、中与升的概念
第六节 台基的定位放线
一、矩形建筑台基放线
二、平面为多边形的台基放线(以六边形、八边形、五边形为例)

第二章 古建灰浆、砖料、瓦作工具及砖料加工
第一节 古建灰浆
第二节 古建砖料
一、古建砖料的名称
二、古建砖料的规格
三、砖的质量鉴别
第三节 瓦作工具
第四节 砖的砍磨加工
一、砍砖
二、官式建筑砖雕介绍

第三章 墙体
第一节 通述
一、中国建筑墙体的总体特征
二、墙体的砌筑类型及其应用
三、各种砌筑类型垒砌的一般方法
四、墙面勾缝
五、各种砌筑类型的组合方式、等级与主次概念
六、砖的排列、组砌形式及墙面的艺术处理
七、墙体名称释义
八、常见墙体的各部位尺度
第二节 山墙
一、山墙的类型与各部名称
二、悬山、庑殿、歇山及攒尖建筑的山墙作法
三、硬山式建筑的山墙作法
四、平台式房屋的山墙
五、琉璃山墙
第三节 廊心墙
一、硬山廊心墙
二、其他部位的廊心墙
第四节 槛墙
第五节 檐墙
第六节 院墙
第七节 砖檐
一、砖檐的种类
二、檐子的出檐尺寸及适用范围
三、砖檐操作要点
第八节 砖券
一、砖券的种类
二、砖券的名词术语与看面形式
三、券的起拱与砍砖放样
四、砖券摆砌规则与操作要点
第九节 城墙
一、城墙的形象特征
二、墙体做法
三、施工要点
第十节 其他墙体介绍
第十一节 影壁
一、影壁的分类
二、影壁作法
三、影壁的尺度及各部作法的变化规律
第十二节 墙体抹灰
一、古建筑抹灰墙面的颜色特征
二、靠骨灰
三、泥底灰
四、滑秸泥
五、壁画抹灰
六、其他作法
七、抹灰后做缝
八、灰浆的配合比及制作要点

第四章 地面
第一节 中国建筑地面通述
第二节 地面的分类与形式
一、材料分类
二、砖墁地的作法分类
三、地面的部位名称
四、砖缝排列形式
第三节 墁地的操作要点及作法规矩
一、砖墁地的操作要点
二、砖墁地的作法规矩
三、焦渣地面与夯土地面

第五章 屋面
第一节 通述
一、中国建筑屋面的总体特征
二、屋面作法通述
第二节 坡屋面苫背与平台屋面苫背
一、苫背的种类与苫背的基层
二、瓦顶苫背的一般作法
三、平台屋顶苫背的一般作法
四、宫廷灰背作法中的几种特殊手法
五、古建屋面苫背的现行作法
六、苫灰背的技术关键
第三节 屋面宄瓦
一、分中、号垄与宽边垄
二、宽瓦
第四节 琉璃屋脊
一、圆山(卷棚)式硬、悬山屋面的屋脊
二、尖山式硬、悬山屋面的屋脊
三、庑殿屋面的屋脊
四、歇山屋面的屋脊
五、攒尖屋面的屋脊
六、重檐屋面的屋脊
第五节 琉璃瓦件的变化规律及选择依据
一、琉璃瓦件的尺寸与质量鉴别
二、琉璃屋脊端头部位异型脊件的使用
三、琉璃屋脊的组合变化
四、常用琉璃瓦件的尺寸规律及选择依据
五、关键部位尺度的简易确定方法
六、吻兽、小跑的比例关系及细部画法
七、琉璃屋面重量及瓦件数量的估算
第六节 大式黑活屋脊
一、圆山(卷棚)式硬、悬山屋面的屋脊
二、尖山式硬、悬山屋面的屋脊
三、庑殿屋面的屋脊
四、歇山屋面的屋脊
五、攒尖屋面的屋脊
六、重檐屋面的屋脊
第七节 小式黑活屋脊
一、硬、悬山屋面的各种正脊作法
二、硬、悬山屋面的垂脊作法
三、歇山屋面的屋脊
四、攒尖屋面的屋脊
五、重檐屋面的屋脊
第八节 黑活瓦件的变化规律及选择依据
一、筒、板瓦的尺寸与质量鉴别
二、黑活瓦件的选择依据及尺度关系
三、黑活屋面重量及瓦件数量的估算.
四、吻兽、狮马的比例关系及细部画法

第六章 石作
第一节 常用石料种类及常用工具
一、石料的种类
二、石料挑选方法
三、石料加工的常用传统工具
第二节 石料加工
一、石料的各面名称
二、石料加工的各种手法
三、石料表面的加工要求
四、石料加工的传统方法
五、石雕介绍
六、石料加工的技术质量要点
第三节 石料的搬运、起重及安装
一、石料搬运的传统方法
二、石料起重的传统方法
三、石活安装
第四节 台基石活
一、普通台基上的石活
二、石须弥座式台基
三、石须弥座的其他用途
第五节 门石、槛石
第六节 栏板柱子
第七节 台阶
一、踏跺
二、礓礤
三、台阶安装要点
第八节 墙身石活
第九节 地面石活
第十节 石券
一、石券的用途及类型
二、石券常见名词术语
三、石券的起拱与权衡尺寸
四、券脸雕刻
五、石券制作安装要点
第十一节 官式石桥
一、官式石桥的各部名称
二、官式石桥的尺度比例
三、石桥用料标准
第十二节 牌楼石活
一、月台
二、夹杆石及其他石活
第十三节 杂样石作

第七章 瓦石作修缮
第一节 修缮原则及修缮方案的制定
一、修缮原则
二、修缮方案的制定
第二节 墙体修缮
一、墙体的检查鉴定
二、墙体的修缮措施
三、墙体拆除注意事项
第三节 砖墁地的修缮
第四节 屋面修缮
一、修缮措施
二、瓦件的拆除
第五节 石活修缮
第六节 现代技术保护介绍
一、现代技术保护的概念
二、砖石结构现代技术保护的方法
主要名词术语与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